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

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

ID:36540682

大小:203.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1

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_第1页
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_第2页
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_第3页
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_第4页
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左傳》中伍子胥的悲劇形象暨大中文碩士班許若菱minisky1984@yahoo.com.tw一、前言對伍子胥的最初印象,通常是戲曲故事中那個一夜之間白了頭髮的人物形象;或端午節吃粽子的一項傳說由來。然而於《左傳》中細讀伍子胥的遭遇以及事蹟,將更加明白了解伍子胥的悲劇性形象。但《左傳》的描述或許礙於編年體例的關係,經緯雜陳,百事並述,因此沒有辦法很深刻地突出伍子胥的完整形象。《左傳》關於伍氏的記載,就歷史而言,不僅是《史記》裡〈伍子胥列傳〉的藍圖,也是後來的《吳越春秋》以及變文戲曲的張本。關於伍子胥事蹟於《左傳》可見於昭公19年、20年、30年、31年;定公4年;哀公元年、11年。

2、至於其他史書則見《國語》的〈吳語〉、〈楚語〉及〈越語〉,以及《史記》中〈伍子胥列傳〉、〈吳世家〉、〈楚世家〉和〈越王句踐世家〉等均有所著墨。然而,為了比較詳細的對《左傳》中的伍子胥形象進行了解,本文主要就其散見於春秋末期,昭定哀三公的敘述來加以感受及闡釋,而以《史記‧伍子胥列傳》為輔,零星綴入。二、《左傳》中的伍子胥及其悲劇形象茅坤曾云:「伍胥遭多難,而傳宛曲指悉如生存,可令人悲咽流涕矣」,由《左傳》始記載,直到後代演譯發展,可以看到伍子胥濃濃的悲劇形象。父兄被殺,他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而完成了復仇,卻又遭遇了另外的昏君佞臣,雖曉得災難必發生,卻依然執著,終以身殉。由於昭公十九年只有

3、約略提到伍奢(伍子胥之父)當了太子建的師傅,與伍子胥無太大關係,故由昭公20年開始說起。(一)昭公20年費無極言於楚子曰:「建與伍奢將以方城之外叛。自以為猶宋、鄭也,齊、晉又交輔之,將以害楚。其事集矣。」王信之,問伍奢。伍奢對曰:「君一過多矣,何言於讒?」王執伍奢。使城父司馬奮揚殺大子,未至,而使遣之。……1(1407-1409)1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1407-1409。未免註腳繁瑣,以下《左傳》原文皆用楊本,直接標明頁數於引文後。員如吳,言伐楚之利於州於。公子光曰:「是宗為戮而欲反其仇,不可從也。」員曰:「彼將有他志。余姑為之求士,而鄙以待

4、之。」乃見鱄設諸焉,而耕於鄙。(1409)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及兄長伍尚,因昏君聽信佞臣讒言而慘遭滅門,父親受譖而死,其兄則從容就義,一家忠仁義士命喪在奸臣昏君手裡,因此伍子胥被賦予為家人報仇雪恨的重責大任。在這一小段的記載裡,其實對伍子胥並未有太多著墨,但可以旁敲側擊地看到另外幾個人的性格。首先是費無極在楚王耳邊讒言煽動太子建和伍奢要叛變,而楚王也昏昧無能的聽信,質問伍奢,伍奢卻勇敢的忠言:「君一過多矣,何言於讒?」忠言逆耳,尤其是昏君,伍奢此話一出口,當然被當犯人囚起來。而費無極的陰險狠毒在下段話表現得更淋漓盡致。由於城父司馬奮揚未抓拿到伍氏二兄弟及太子建,因此費無極言:「奢之子材

5、,若在吳,必憂楚國,盍以免其父召之。彼仁,必來。不然,將為患。」展示出他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的惡毒。楚王便以其父親伍奢的性命當作誘餌,要他們回來以赦免其父。這時候伍尚對弟弟伍子胥說:「爾適吳,我將歸死。吾知不逮,我能死,爾能報。聞免父之命,不可以莫之奔也;親戚為戮,不可以莫之報也。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擇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父不可棄,名不可廢,爾其勉之,相從為愈。」表現出十足的勇氣和氣魄,因認為自己才智謀略不如弟弟,而寧願以自己當殂上肉去送死,把雪仇大恨安心的交給伍子胥,秉持著「父不可棄,名不可廢」的高道德標準,希望能夠盡孝義也期待讓吾家之父兄冤死有瞑目的一天。這

6、裡有兩個問題可以作深入探討:一為看似不起眼也相安無事的城父司馬奮揚的言行,究竟他是偏向哪一方立場?以及楚王究竟是否真的昏庸無昧?另一讓人覺得意味深長的是當伍奢知道自己的兒子伍子胥沒有回來之後所說的話:「楚君、大夫其旰食乎」蘊含著什麼特別意思?第一個問題,實是奮揚不想追殺太子建,因他知楚王是聽信讒言,但當楚王質問他時,他既不為自己脫罪,也沒有替太子喊冤,而只淡然的說:「不忍後命」,使得楚王牽動了隱微的父子之情;奮揚更聰明的是,他接著又說自己「既而悔之,亦無及已」便平息了楚王的憤怒乃得自我保全。不得不說奮揚的說話以及掌握人心的技巧是十分高超的。至於楚王,雖然昏庸無知的聽信費無極的讒言,

7、畢竟他仍舊是可以為善的,因此才會讓奮揚「從政如他日」。或許在奮揚說「往日你曾囑咐我侍奉太子建要像侍奉你一樣」傾刻之間,動了父子之情,奮揚能夠以此抓住楚王心理,實在聰明巧妙。第二個問題,為何伍奢的「君一過多矣」讓楚王那麼生氣?從一方面來說,因伍奢個人太正直不阿,直言其事,置生死於度外;從另一方面來說,若與奮揚比較,則沒有奮揚的說話機智。今天伍奢用另外一種方式回答,是否楚王會改變心意?是否他自己的境遇也會有不同的轉變?如同費無極在旁搧風點火對楚王洗腦,伍奢是否也可以對楚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