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

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

ID:36542380

大小:6.06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5-11

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_第1页
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_第2页
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_第3页
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_第4页
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_第5页
资源描述:

《台湾智慧绿建筑及设计案例分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台灣智慧綠建築設計案例分享陳政雄老人建築研究室主持人陳政雄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副教授491台灣智慧綠建築設計案例分享智慧建築智慧綠建築綠建築能源效率最佳能源使用永續基地安全系統附加任務大氣與能源資訊系統計量與認證水資源利用通訊系統品質監測材料與資源自動化系統控制系統室內環境品質智慧邏輯持續監視系統創新設計程序創新設計1920年代,建築是居住的機器。1923柯布「邁向新建築」,1926五特點:屋頂花園1970年代,加入科技的議題。1946發明電腦、1970開始應用於ICT1980年代,考慮能源效率的問題。1987蒙特婁公約,2009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492

2、台灣智慧綠建築設計案例分享智慧建築智慧綠建築綠建築附加價值以智慧的手段永續發展方法手段協調、管理根本目的主動設計「人與自然環境」被動設計耗能設備達成綠建築的節能減碳目的智慧綠建築中的複雜與矛盾主動與被動,耗能與節能智慧建築使綠建築更綠,綠建築使智慧建築更智慧。493一、基地概況1.北回歸線北回歸線N23.27°494一、基地概況2.視野蘭潭水庫仁義潭水庫基地西臨棕梠湖高爾夫球場,遠眺仁義潭、蘭潭水庫,南望八掌溪流域八掌溪495一、基地概況2.視野基地座東北落西南,鳥瞰棕梠湖高爾夫球場,是個視野優美、適合居住的緩坡。496N一、基地概況3.日照N23.5。PM6:48AM5:1

3、3夏至PM3:00NoonAM9:00春分PM6:10AM6:01PM5:55AM5:47秋分冬至PM5:17AM6:36太陽位置圖497二、基地概況3.日照冬至太陽軌跡498一、基地概況4.氣象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23.7℃,相對溼度80.3%,濕熱。總降雨量1826.6mm,長年西南西風向,日照時數2132.8hrs。項目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全年平均氣溫℃15.621.520.122.525.728.129.328.728.925.021.617.523.7最高氣溫℃26.332.430.130.433.835.635.035.435

4、.032.631.230.232.3最低氣溫℃5.114.510.813.717.820.224.424.024.017.515.07.716.2平均相對濕度%77818583808180848080787580.3降雨量mm0.113.084.997.09.4256.3201.0947.2186.17.16.318.21826.6降雨日數days0110951212181033790平均風速m/s7.67.39.87.26.59.48.216.67.77.68.97.48.7風向NWSWNWSWWSWWSWWSWWSWWSWNNNWSW日照時數hrs223.1164.714

5、6.0138.2209.3190.5195.9165.7188.4198.8141.4170.82132.8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2009499一、基地概況5.環境品質‧空氣:SO2、NO2、CO、懸浮微粒濃度均低於標準值,品質良好。‧水質:隸屬於八掌溪輕度水污染防治區。‧噪音與振動:無振動公害之虞。‧電磁波:無雜訊干擾情形。4910一、基地概況6.生態‧動物:田鼷鼠、麻雀、家燕。多種蛇類、蝶類。‧植物:雜林、果園、甘蔗。棕梠樹、樟樹。4911一、基地概況7.地質‧土壤:呈酸性反應。‧岩層:砂質泥岩+粉細砂岩。‧斷層:九芎坑斷層(西2km)。●‧地震:琉台地震帶,屬於強震區。4

6、912一、基地概況8.基地地形道路高低差14.5m基地坡度1:4.5(22.22%〈30%)東北高、西南低4913二、建築原型東北方公public共common私private密secret西南方4914二、建築原型1.健康期重視居住者的個人喜好,運動室以充實生活內容為目標。‧雙床主臥室起居室工作室‧書房書房‧起居室‧工作室雙床主臥室‧運動室4915二、建築原型2.障礙期注意居住者的身心變化,照顧者套房以無障礙化環境為主題。起居室工作室書房雙床主臥室4916二、建築原型3.臥病期掌握居住者的照顧服務,照顧者套房以減輕照顧壓力為課題。起居室第二主臥室平頂吊車單床主臥室4917二

7、、建築原型4.情境系統設定4918三、開放建築1.尺寸格線(30,60,90,120,360,720,1080cm)以使用者的生活及機能之分析與整合,建立尺寸格線(grid)及合理區帶(zone)的系統平台。4919三、開放建築2.合理區帶居室空間4920三、開放建築2.合理區帶服務空間4921三、開放建築3.建築架構因應使用的變化性與建築的永續性。1)結構支架體2)隔間填充體3)門窗填充體4)設備填充體各自獨立4922三、開放建築3.建築架構結構支架體4923三、開放建築3.建築架構隔間填充體門窗填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