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

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

ID:36542880

大小:211.1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1

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_第1页
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_第2页
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_第3页
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_第4页
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1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an.,2007第35卷第1期JournalofXinjia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Vol.35,No.1X岑参赴安西路途考证史国强,赵婧(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摘要:唐代著名诗人岑参以边塞诗名世,从文学史的角度结合岑参诗作描述岑参西域经历的论述颇多,但分歧亦大,尤以首赴安西路途为最。运用当今学界对唐代西域之政治、军事、商贸、地理、交通及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基本可以说明,岑参首途安西出瓜州后,按常理应该不走丝路南道,不到敦煌,亦不过阳关

2、,而是径由玉门关,走最安全、通畅之丝路中道。关键词:岑参;首途安西;考证中图分类号:K2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2820(2007)0120071206[3]唐代著名诗人岑参以边塞诗名世。作为其个人校注》所附《岑参年谱》认为,唐时赴西域有二道,在边塞的经历、见闻、情感及思想的载体,他的边塞一出玉门关,一出阳关。唐玉门关关址东移至晋昌诗作全面反映了盛唐时期西域的军事、交通、地理风城。案之与图,赴北庭当出玉门关,赴安西则二道皆物、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及民族关系等,为研究唐代可行。岑参疑走阳关。出阳关后,疑经蒲昌海北行至中西交往提供了大量弥足珍贵的佐证

3、资料,历来备西州,复由西州西南行,经银山碛、铁门关抵安西。廖受学界重视。从文学史的角度结合岑参诗作描述岑立《岑嘉州诗笺注》所附《岑参年谱》①则认为,岑参参西域经历的论述颇多,但分歧亦大,尤以首赴安西过阳关后西入大沙漠中(莫贺延碛),过碛后至石城路途为最。然当今学界对唐代西域之政治、军事、商镇,此后即转而西北,沿塔里木河行,直至安西。刘开[4]贸、地理、交通及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颇丰,若引以扬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所附《岑参年谱》认为佐,参以岑诗,诸多分歧似可迎刃而解。为,岑参由陇头、金城郡、燕支、敦煌,至伊州、西州,经西州西南之银山碛、焉耆、铁门关至安西。要之,

4、五一、对当前学界所述岑参家所述可大致归为三条线路:一、廖、陈之出阳关西赴安西路途的驳议行线;二、柴、孙之出阳关、玉门关北行西州蒲昌线;目前考证岑参边塞经历的主要有五家。诸家对三、刘之出阳关赴伊州、西州线②。此三种走法皆有岑参自长安至晋昌(即瓜州)间经历的论述基本相可商榷处,下面分述之。同,分歧主要集中在对其自晋昌至安西间的路途探(一)关于出阳关西行线[1]析上。柴剑虹《岑参边塞诗和唐代的中西交往》认廖、陈所谓出阳关西行线,处在塔克拉玛干大为,天宝八载,岑参第一次出使西域过瓜州后从敦煌沙漠南缘与昆仑山北麓山前地带之间,是古代丝绸西南行至阳关,又北上至玉门故关,再北

5、行经莫贺延之路的南道,亦即所谓的“阳关道”。自汉代开始,碛到蒲昌附近之火焰山地区。孙映逵《岑参边塞经历这条路大为繁荣,历数代而不衰,许多著名的使[2]考》认为,天宝八载孟冬,岑参自咸阳首途,过敦煌者、僧人、商旅均经行此道东来西往。《新唐书·地郡,岁暮经沙州寿昌县西六里之阳关,除夕抵达寿昌理志七下》记载此道的具体路线云:“自沙州寿昌县县西北一百一十八里之玉门故关。天宝九载岁首自西十里至阳关故城,又西至蒲昌海南岸千里。自蒲玉门关西北行,入莫贺延碛,之西州蒲昌东之火山,昌海南岸西经七屯城⋯⋯又西八十里至石城镇⋯⋯复西南行,入铁门关赴安西。陈铁民修订的《岑参集又西二百里

6、至新城⋯⋯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X收稿日期:2006209227作者简介:史国强(1968-),男,河南南阳人,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生,从事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研究。①廖立著:《岑嘉州诗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第895-896页。其相关文章还有《岑参赴西域路途考补》(载《河南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亦见其专著《岑参著作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第47页。②刘之《岑参年谱》未提及岑参过阳关,但其《岁暮碛外寄元扌为》题注谓:“‘发到阳关白’,又题云碛外,知已过阳关入碛矣。”(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之《岑参编年诗》第173页

7、)由此可知刘开扬是认为岑参过阳关而后赴伊、西二州的。©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72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五百里至播仙镇⋯⋯至疏勒镇。”唐玄奘从印度返反映了当时吐蕃在西域东边的活动的加强。国,途径亻去沙国(即疏勒,今喀什)、折摩驮那故国又,两唐书《尉迟胜传》云:“尉迟胜本王于于阗(即且末,后之播仙)、纳缚波故国(即石城镇一带)国。天宝中,入朝,献名玉良马⋯⋯归国,与安西节度等,从纳缚

8、波故国至沙州时,唐太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