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

ID:36544999

大小:4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1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_第1页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_第2页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_第3页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_第4页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授课计划总的教学目的教育教养1、重视操作与思考、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引导学生经历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3、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所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通过对正、反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存在大量互相依赖的量,培养学生的函数思想。5、通过对比例尺的学习,让同学们设计平面图,进一步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6、鼓励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重要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7、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点动在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整体把握“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2、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3、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

3、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4、使学生比较系统、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5、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68、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这句话的道理。9、通过总复习的学习,帮助学生再次经历重要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使他们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10、通过教学万花筒的学习,知道并了解我国的一些数学家在世界数学

4、领域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7、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8、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运用: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

5、大数。过程与方法: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了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意义教学难点: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教法:复习、启发学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授课类型:新授教具准备:幻灯片、挂图。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呈现学生熟悉、生动、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帮助学生对整数意义、表示、比较大小、实际应用等有个全面认识,使学生

6、学到知识更加系统化,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  (一)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正整数的意义:基数、序数、测量结果、编码。教材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体现了数的应用,也体现了正整数的不同意以。教材又进一步提出讨论的问题:"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数,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的具体意义。对于正整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抽象地讲,只要学生结合具体的说明即可。  (教学时,我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信息,体会其中数的意义,充分让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自己收集一些包含正整数的信息,进一步了理解这些数的意义。)  (二)出示第2题。  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

7、法表示1234这个数,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  (三)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  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举例说明的活动,这样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回顾空间,有利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在学生举例时,我注意引导举例的普遍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  (四)0的妙用。  整理对0的认识。教材按照所学内容的顺序,从"0可以表示没有"、"0可以表示起点"、"0可以用来占位"、"0可以表示分界"等各方面,对"0"进行全面再认识。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0"的认识。教

8、学时,建议让学生自己回顾整理,并举例说明0所表示的含义,并找生活中的原型与之对应。我还引导学生从运算角度认识0。向学生介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