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

ID:36555633

大小:7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2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_第1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_第2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_第3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_第4页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诗歌的表达技巧】(常用)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顶真、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以抒情和描写为主)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等)。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乐景写哀等。3、表现手法:铺垫、衬托、烘托、反衬、对比联想、

2、想象、象征、托物言志、照应、用典、铺垫白描、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抑扬、赋比兴、蒙太奇、寓庄于谐、4、构思立意: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等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顶真、反复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

3、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例析2:樯橹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简析:“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这里用樯橹代战船。③以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去代替概括抽象的事物例析1:①举酒欲

4、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简析:“管”是一种类似于笛的乐器,“弦”是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这里,诗人用“管”“弦”指代音乐。例析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简析:“金戈”指金属制的戈,“铁马”指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金戈铁马”用来代指精锐部队。顶真:指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又称联珠、蝉联、连环。回文: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或颠倒过来,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又叫回环。顶

5、真、回文在古诗中的运用:先说顶真。如汉代七言乐府诗歌《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回文在古诗词表现为如下形式:1、通体回文,指一首诗从末尾一字倒读至开头一字,另成一首诗。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可倒读,极为别致。2、就句回文,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

6、程,每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如清代李旸的《春闺》:  垂帘画阁画帘垂,谁系怀思怀系谁?影弄花枝花弄影,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眉黛浓愁浓黛眉。永夜寒灯寒灯夜,期归梦还梦归期。3、双句回文,就是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如苏轼的词《菩萨蛮》: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4、本篇回文,就是一首诗词本身完成一个回复,即后半篇是前半篇的回复。  《春》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三、顶真、回文的

7、妙处  顶真可使句子结构于整齐,语气贯通,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回文正读倒读皆可成句,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无论是顶真还是回文,只有内容与形式合一,才算是完美的。(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8、?(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7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0、何当共剪西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