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

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

ID:36559856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2

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_第1页
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_第2页
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_第3页
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例谈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一小学陈冬间[摘要]随着预习作业在阅读教学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其的认识迫切需要从肤浅转向深入,从随意转向理性。针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预习作业设计目标模糊或偏离现象,特此提出在目标导引下设计常规性预习作业和探究性预习作业,并加以实践例证。[关键词]教学目标;预习作业;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是我们课堂追求的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共识。预习作业是一种任务驱动的手段,能起发动、维持和促进学习的作用,是“自主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撑。而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不仅是检验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重要指标之一

2、,也规定着教学的方向。因此,课前预习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以多种形态呈现出来,其设计与实施也需增强目标意识,由目标导引。一、常规性预习作业:切合年段目标,彰显“梯度”承接学习单篇课文的方法是类似的,无论是哪个年段,扫除生字新词的障碍,总体把握课文内容,标记疑问都是学习新课文的基础,我们习惯把这些称为常规性预习作业。然而,学科课程标准对每个年段要求达到的目标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目标,年段不同,落实的程度、其达到的方法和采用的形式也不同。即使教学同一句话、同一语段,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学习目标的定位、训练点的安排等也是不同的。不同年段的语文教学应该做本年段语文教学应该做的

3、事,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长效的发展。下表以纵向对比方式,呈现基于年段目标,对“生字词”、“课文内容”两个常规预习板块作业设计。学段年段目标常规预习单第一学段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1.借助拼音拼读生字,在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2.给生字口头组词,不理解意思的生字用音序或部首查字法查一查(未曾学习查字典前问老师、问家长)。第二学段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在生字旁写一写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2.圈出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的词语,查字典弄懂不理解的词

4、语,并将意思批注的旁边。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形式有提供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设计填空,思考主要内容;问题引导,思考主要内容。)第三学段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2.能用比较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根据自己需要和习惯,自我设计生字词的预习形式,在课前独立识字。2.独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预习不仅仅是知识的预习,还是能力的习得。每一学段以提纲式的常规预习单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反复的预习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并形成习惯。站在“学段目标”这一整体高度来统筹、合理设计每一学段的常规性预习作业,使预习的目标指向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各学段之间建立起一种

5、内在的联系,每一学段不断在预习实践中运用上一学段学到的预习方法预习,逐渐由“扶”到“放”,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一个整体推进、分阶段螺旋上升的过程。二、探究性预习作业:指向核心目标,凸显语文学科价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一条基本理念写入其中,并且明确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探究性学习,就是将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入语文学习之中,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和任务去有目的地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获取语文知识,主动感受、理解和领悟,主动解决听说读写实践中

6、的疑难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亲历阅读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从课前预习开始,借助探究性预习作业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探究。课内,则对于学生理解不透的问题,开渠导流,引导继续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特有的、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功能,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目标。保持清醒的课程意识,由教课文内容到教课程内容,捕捉文本语言现象,充分利用文本所呈现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咀嚼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在读、思、悟、写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张力,把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智慧。这样的语文课才会发挥语文课程的

7、独特价值。相应地,设计探究性预习作业也应有这样的意识。1.解读“单元目标”,使探究性预习作业与单元训练重点对接单元是一个整体,同一个单元内的课文,在单元目标的达成上,或互为补充,或体现学与迁移、运用、巩固,其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教师必须在单元整组框架下厘清“单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践中,笔者借助下表解读“单元目标”,设计有效的探究性预习作业:单元及主题单元训练目标课文训练点罗列预习作业设计第一单元“感受自然”①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②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