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

ID:36576289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2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材料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版块中的第三篇课文,讲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父子俩在险恶的环境面前自信、不向困难屈服的品格,表现了父子之间深深的情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二

2、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  教学目标分析:1、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应该力求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朗读中领悟文中文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教法设计分析:4    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

3、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应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探究。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遵循阅读课文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用阶梯式的环节推动课堂深入。在平等对话中充分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过程分析(一)谈话导入,整体回顾。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在开课的时候我们就应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

4、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由课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为什么说是了不起的父子?引出课题。    (二)理解课文,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结合第二4学段“在阅读中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训练要求。我想应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父亲可亲可敬,儿子可爱的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感受父爱的

5、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  1、品读精华,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语文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用人格砥砺人格的语文。只有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当中心问题:“为什么这对父母了不起”引出之后,我们就应该深入地去品味它。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

6、,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使学生深刻地感悟父亲因为悲痛,答非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  4  最后对比阅读,比较感受“父亲的了不起”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可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

7、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等十四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            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通过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父亲内心情感的。2、在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时,运用同样的方法,采用小

8、组内读一读,议一议的方式学习。先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体会阿曼达在废墟下的内心与言行,再声情并茂地读出来。通过读思融情来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精神力量!儿子对他人的爱,是父爱的传承!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种意义构建的过程,是师生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在实际教学中,安排出足够的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