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习题集

教师招考习题集

ID:36585386

大小:261.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5-12

教师招考习题集_第1页
教师招考习题集_第2页
教师招考习题集_第3页
教师招考习题集_第4页
教师招考习题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招考习题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要

2、求。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内容:(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09年3月湖北省中学教师考试教育学真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B)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2.在人的发

3、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C)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3.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C)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学校D.实科教育4.“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B)A.阶段性B.个别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5.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D)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D.有自身的特点的规律来源:考试大11.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高度发展的合金,就构成了:(C)A.道德信念B.

4、道德情操C.道德品质D.道德行为12.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成形式是:(C)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道尔顿制13.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A)A.教育者B.受教育者C.教育措施D.教育内容14.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指:(B)A.言行一致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在集中教育原则15.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D)A.示范性B.连续性C.广泛性D.创造性二.

5、名词解释16.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段)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17.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18.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也称普及义务教育或强迫教育。19.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

6、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三.简答题20.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其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力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第三,生产力的发燕尾服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成的发展与改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次,教育是科学知识生产的手段。第三,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21.

7、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实现那六个改变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二,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第三、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3.什么是陶冶?运用陶冶进行德育有何要求答: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运用陶冶进行德育的要求有:1.创设良好情境;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创设。四.论述题24.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一下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⑴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

8、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⑵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