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

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

ID:36585971

大小:7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_第1页
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_第2页
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_第3页
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_第4页
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首经贸同等学力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会计学专业综合》复习大纲一、名词解释1、会计理论是指一系列基本概念,假设及有关准则,它被用来指导会计人员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导财务信息的行动。2、会计假设亦称会计的前提,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中,根据以往的会计的实践和理论,对会计领域中尚未肯定的事项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假说或设想。3、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4、会计环境影响会计系统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法律,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5、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

2、。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6、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及其形成的财务关系进行管理是财务机构和人员根据国家财务制度和企业财务目标;对企业资金运动所实施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并有机地协调企业与其它经济组织和经济个体之间的财务关系。7、货币时间价值指货币或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它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是商品经济和借贷关系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8、预算管理将预算作为企业针对未来优化预算期内资源的配置、协调和控制企业及各业务部门的经济活动、考评和激励各级管理者,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企业

3、目标的手段而使用的过程。9、资本成本企业为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代价,应满足投资者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该收益率不低于投资者的机会成本(投资者风险等价的备选投资项目中的最大收益率)。通常用相对数表示: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总额-筹资费)10、金融市场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金融工具进行交易的场所。一方面公司将闲置资金投资与证券,另一方面公司通过金融市场筹集资金。金融市场存在的目的就是将储蓄有效率的配置给最终的使用者。二、简答题1、会计主体中的产权关系(1)产权首先是指特定的客体,即任何产权都是以特定客体为前提和基础,产权中“产”即为客体,没有特定客体的存在,产

4、权便不再存在;同样任何产权都是以依赖于特定客体的产权,也只能某一特定客体的产权。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了客体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财产、资产、资本、商品等。(2)产权其次是指主体对客体的权利,即主体与特定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常表现为以6/6财产权等。主要包括包括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可以说产权是主体对客体一系列权利束的总称。(3)产权还应该包括,不同主体基于对特定客体的权利,相互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关系。如常见的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经常是公司的所有者与公司的管

5、理者以及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等,构成现代公司法理理论的重要内容。(4)从权利本身的内容来讲,产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和其它主体的权能,即特定主体对特定客体或主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采取什么行为的权力,二是该主体通过对该特定客体和主体采取这种行为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收益。所以产权又称权益。传统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收益的配置机制,而现代经济学侧重于研究权力的配置机制。2、对决策有用论的简要评价。决策有用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从会计确认方面来看,决策有用认为会认人员在会计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仅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

6、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从会计计量方面来看,决策有用论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决策有用论认为会计报表应尽量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因此,在会计报表上强调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现金流量表一视同仁,不存在对某种会计报表的特殊偏好。 决策有用论缺点多种计量模式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未来不确定信息进入会计报告,提供会计造假机会;提供信息基础不明确,可能会损害某关系人利益。3、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的关系。会计分期和持续

7、经营,二者是有时间关系的。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管理财务的注册会计师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4、对会计要素的认识。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照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