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ID:36588658

大小:6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2

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统计学原理(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总体B.总体单位C.变量D.标志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查D.某地区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3.企业对某种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查,适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2、)。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4.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有一名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则这名学生应归人()。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5.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6.反映所研究现象内部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的指标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7.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

3、相同()。A.权数不等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D.变量值不同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八环比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D.环比增长速度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A.商品销售量随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B.产品总成本随产量变动的趋势C.市场需求量随居民收入水平变动的趋势D.产品成本随原材料价格变动的趋势10.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A.不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复相关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

4、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1.下列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是()。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定期统计报表E.普查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1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14.下列属于

5、正相关的现象有()。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1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A.劳动生产率指数B.产量总指数C.销售量总指数D.价格总指数E.单位成本总指数三、判断题I判断下列题目正确与否,在括号内正确打“√”,错误打“×”。每小题2分,共10分)16.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17.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1

6、8.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19。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报告期。()20.在动态数列中,时期数列各指标数值是能够直接相加的。()四、计算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每题15分,共60分)21.已知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人口数如下表所示:要求:根据资料计算2013年我国两类性别人口所占的比重和人口密度指标,并说明所计算的两个指标分别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22.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

7、0名学生,对会计学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95.45%(z=2)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学生?23.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24.某地区人口数从2000年起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截止2005年人口数为2100万。该地区2000年人均粮食产量为700斤,到2005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800

8、斤。试计算该地区粮食总产量2000年-2005年发展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