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

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

ID:36591153

大小:6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2

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_第1页
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_第2页
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_第3页
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_第4页
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史考试试卷和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篇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方面:帝国主义操纵中国;帝国主义把封建统治者变成自己统治的支柱。经济方面:旧经济即封建经济的状况;新经济即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社会方面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民的生活状况贫困、破产,毫无政治权利。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

2、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关系:前一个是革命,后一个是现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魂牵梦绕的追求;革命是贯穿近代社会的主旋律。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反映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般规律。把革命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待,革命是为现代化的发展创造条件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的,还有政治、文化、人的观念的现代化(生产力决定一切关系影响生产力)第一章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贫穷经济落后政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主观上并不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及带

3、来的现代因素都是为了其侵略利益的需要如果没有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或迟或早总是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断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主要不是外来资本主义的刺激,而是内生的需要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外来侵略势力恰恰是其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资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后,与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整个社会的日益贫困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319世纪40年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魏源《海国图志》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一是社

4、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要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落后不一定落败,落后加腐败则必定落败,因此反帝必然要反封5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甘为“洋人的朝廷”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第二章1.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败亡。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3太平天国后期,由洪仁玕提出的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

5、是《资政新篇》。4.康有为系统提出变法维新理论的著作是《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谭嗣同《人学》)5.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镇压农民起义,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办工业,办海军,创办新式学堂,官派留学生6.洋务运动有何历史作用?失败的教训是什么?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代化开启了道路。但是,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国真正富强起来。(失败的原因封建性腐朽性,依赖性)教训:不改变腐朽的制度,想要富强是不根本的。7.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与守旧派争论的内容有哪些方面?

6、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8、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529、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客观原因:1新旧力量对比悬殊。(严复:千与一之比)2庞大守旧势力集合在慈禧太后周围,拼命维护既得利益。  3维新势力主要是维新派知识分子、帝党官员以及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没有军权、财权和基地。主观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2新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经济力量很软弱,社会基础很狭小。3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有妥协性。4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

7、众。5急于求成和策略失误10、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张之洞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认识有哪些?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