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

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

ID:36609230

大小:68.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2

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_第1页
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_第2页
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_第3页
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_第4页
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药膳学论文柳权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班级:社工13-1姓名:柳权芳学号:201340103119课程论文题目:中医药膳学的施膳原则及常用食疗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13中医药膳学的施膳原则及常用食疗学□□生:柳权芳(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社工13-1学号201340103119)□□摘□要:真正的养生就是要病前预防、病中治疗、病后康复。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疾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由此可见,中医药膳,确实是食治的不二选择,“药膳”是根据中医理论与饮食保

2、健实践经验,用药物和食品配伍,通过烹饪加工而成的。是指包含有传统中药成分,具有养生、防病、治病等作用的特殊膳食。它既是药物,又是食物,属于食疗、食治、食补的范畴,它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由中医学和饮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中药药膳学”,如此药膳和人民的生活联系日益紧密了,无论中外,总有那么一些食物可以起到治疗或毒害的作用,药膳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健气魄的目的。□□关键词:中医药膳、预防保健、治疗补益、应用原则、药膳处方、食疗功效、辩证施膳□□前言:其实药膳食疗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由无意到有意的行为,华夏子孙都有补益

3、的意识,都会在平时的饭菜里面加入他们或大多数人认为会起到好处的食品。但是药膳不能随便吃,只有长期食用符合自己体质的药膳,对健康才很有帮助的。因为养生就是靠养,而养则是长期的料理和保养,而药膳则可以起到这一作用,正如“细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而言之,药膳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药膳能够强身健体,养生保健,延衰增寿,防病治病,最后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但是用膳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尊重理论和客观规律,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3一、药膳的应用原则药膳不能乱吃,它有几条应用原则:(一)平衡阴阳,调济盈缺古代思想家认为,事物都是由对立统一

4、的阴阳两方面构成的,运动的、温热的、明亮的、向外的、上升的、兴奋的……——属于阳。静态的、寒冷的、晦暗的、内向的、下降的、抑制的……——属于阴。人体阴阳失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证(即为热证)一般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阴证(即为寒证)一般症状是不发热,不口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譬如同为感冒,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要用截然不同的中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中医药膳,采用补其不足,损其有余的方法,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损其有余

5、”主要针对阴或阳偏盛有余的病症而言。如阳热亢盛的实热证,“热者寒之”,选用芦根粥、石膏粥等清泻其阳;阴寒内盛的寒实证,以“寒者热之”,选用椒面粥、干姜粥等温散其阴。“补其不足”,主要应用于阴或阳偏衰不足的病症。如阴虚阳亢的虚热证,药膳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选用二冬膏、玉竹粥等滋阴以制阳;阳虚阴盛的虚寒证,药膳则“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选用鹿角胶粥、附片炖狗肉等补阳以制阴。(二)调理脏腑,注重脾胃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任何一脏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其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所饮所食皆需通过脾胃的受纳、运化,始能化为气血,濡养全身,此乃“土生

6、万物”13之理也。药膳中含有中药的成分,中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和保健用的物质。药膳根据脏腑气血阴阳不足或邪气侵袭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以致功能失常的虚实病理变化,总体治疗上应以扶正祛邪原则为指导,对脏腑虚证,当以补益气血阴阳为法;对脏腑实证,当以祛除病邪为治。同时,要考虑到各脏腑自身具有的生理特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病变特点,以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肺病咳证,由肺热壅盛,本脏受邪发病者,药膳应以清肺化痰为法,选食枇杷叶粥、生芦根粥等;因肝火上炎、木火刑金所致者,药膳应以清肝泻火为主,选食菊

7、花绿茶饮、芹菜粥等;若因肾阴不足,子病犯母引发者,药膳又应以滋补肾阴为主,选食山萸肉粥、天门冬粥等。(三)扶正祛邪,维持平衡根据阴阳学说,人体内有正邪两种气,当邪气战胜正气时,人就生病了;人的健康与否就是关于正邪之气的斗争。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药物或其它方法,以增加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适用于正气虚为主的疾病,是《内经》“虚则补之”的运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

8、情,有益气、养血、滋阴、壮阳等不同的方法。祛邪:就是祛除体内的邪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