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

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

ID:36611546

大小:3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2

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_第1页
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_第2页
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_第3页
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_第4页
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平衡干涉检测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M-Z干涉仪的光纤光栅复用传感系统研究摘要:本文利用非平衡M-Z干涉仪对光纤光栅传感器进行解调,提出一种利用软件进行相位解调的新方案。系统采用压电陶瓷(PZT)实现相位载波调制,利用分辨率为12bit,单端16路模拟量数据采集输入通道的数据采集卡(AMPCI9101A)对载波信号进行采集,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对相位调制信号进行检测,实现了对多路复用传感的同步、实时解调。该解调系统利用软件进行相位解调,并对M-Z干涉仪进行了封装,有效的降低了噪声的引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同时检测静态信号

2、和低频动态信号。关键词:M-Z干涉仪,AMPCI9101A,复用传感器,软件解调KeyWord:Mach–ZehnderInterferometer,AMPCI9101A,multipliedsensors,softwareinterrogation1、引言近年来,光纤光栅以其抗电磁干扰、耐腐蚀、体积小、质量轻,传输损耗小,便于复用等特点已经成为目前光纤传感器系统的研究热点[1]。目前波长解调技术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纤光栅传感器常用的解调方法有:匹配滤波法[3]、非平衡M-Z干涉仪法、可调谐F

3、-P腔法[4]等,其中非平衡M-Z干涉仪具有响应快、分辨率高、插入损耗少、成本低等优点,但是仅适用于小幅度动态信号的检测。通过在固定环境中加参考光栅的方法,可以实现对静态信号的测量[5]。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全光纤非平衡M-Z干涉仪的解调系统,计算机控制AMPCI9101A数据采集卡输出调制信号,通过压电陶瓷(PZT)实现对M-Z干涉仪的相位调制,光纤光栅反射光信号,经光/电和模/数转换后,通过分辨率为12bit的AMPCI9101A数据采集卡进行采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实现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传输及系统智能化

4、等。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可实现对多路复用传感的同步解调,并可以实现对静态信号和低频动态信号的检测。2、非平衡M-Z干涉仪的解调原理非平衡M-Z干涉解调法是1992年由A.D.Kersey等人提出的,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宽带光源经3db耦合器入射到光纤光栅,其反射光经两个3db耦合器进入非平衡M-Z干涉仪。由干涉原理可知,光电探测器检测到的干涉仪输出光强I为[2]:(1)式中为M-Z干涉仪不等臂长引起的相位差,d是干涉仪原始臂长差,n为光纤有效折射率,λB为光纤光栅中心波长;I0为峰值光强,

5、与输入光强及系统损耗有关;为环境因素引起的系统随机误差;k(k<=1)为MZI的消光系数。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引起光纤光栅中心波长发生ΔλB的漂移,通过干涉仪引起的相位变化量为:(2)由(2)式可知,只要解调出即可得到波长的漂移量,即可求得待测物理量的变化。图1M-Z干涉仪波长解调原理框图3、光纤光栅传感系统原理由(2)式可知,干涉仪的解调原理是将波长的漂移量转化为相位差。由温度引起相位差变化,(2)式可写成如下的形式:(3)其中是光栅温度的变化,是光栅对温度的响应系数。图2是传感器的系统框图,具有平坦

6、光谱的宽带光源(ASE)经隔离器后,被耦合进入非平衡M-Z干涉仪,在其输出端口形成具有梳状谱特性的干涉光:(4)(5)式中I为光源的平均光功率水平。干涉仪的两个输出端口分别经过3db耦合器将干涉光耦合进四路光纤,四路光纤分别接光纤光栅FBG1、FBG2、FBG3、FBG4,每一根光栅从干涉仪输出光中选择了一个窄带成分,并且在光电探测器上形成干涉信号(其中FBG1、FBG2、FBG3为传感光栅;FBG4为参考光栅,克服干涉仪随机相位波动引起的分辨率降低)。如图2所示,M-Z干涉仪的参考臂被缠绕在PZT上,

7、组成了一个相位调制器。由计算机控制AMPCI9101A数据采集卡输出调制电压,PZT在调制电压的作用下产生伸缩,引起干涉仪臂长差的变化,导致干涉仪输出信号随调制信号有规律的变化,实现对干涉仪的相位调制。光电探测器的输出信号经隔直、放大电路后,生成了两个具有如下形式的电信号:(6)(7)(8)(9)其中、、、是跟光功率、损耗、光电探测器增益、放大器放大系数有关的幅度,是所用相位调制信号的频率。s1、s2、s3、s4分别表示,经干涉仪相位调制,携带有光纤光栅FBG1、FBG2、FBG3和FBG4相位漂移信息

8、的载波。该信号经放大、模/数转换后采入计算机,由软件控制采集频率,并对采集到的数字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获取载波s1和s4的初始相位差。以为参考值,当传感光栅中心波长改变时载波的相位差变成,由可以得出传感光栅FBG1的相位变化,同理可得传感光栅FBG2、FBG3的相位变化分别为:,。该解调方法可以有效的克服干涉仪随机相位波动引起的分辨率降低,适用于静态信号和低频动态信号的检测,且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图2光纤光栅传感器系统框图4、实验与结果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