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

ID:36613115

大小:146.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_第1页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_第2页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_第3页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_第4页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2年第6期ZHONGGUOTUSHUGUANXUEBAO●周少川3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论纲摘要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具有自觉性、多样性、情趣性及互补性等特征。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注意从其政治环境、地域、藏书类型、社会功能等方面予以研究,从文化视角去探索其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5。关键词中国古代私家藏书藏书文化研究私家藏书特点研究途径研究意义分类号G256ABSTRACTInthispaper,theauthor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priva

2、telibrariesinancientChina,andthinksthatthestudyofthecultureofprivatelibrariesinancientChinashouldbebasedonmaterialismandfromthepointsofviewofpoliticalenvironment,geography,collectiontypesandsocialfunctions.15refs.KEYWORDSPrivatelibrariesinancientChina.Cultureofpriva

3、telibraries.Characteristicsofprivatelibraries.Researchapproaches.Significance.CLASSNUMBERG256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是一种内蕴极其丰富的文化书系统,与公家藏书并行不悖,互为补益,绵延数千现象。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来看,它既有汗牛充栋年至清末。古代私家藏书在两千年的进程中,经历的图书、巍然矗立的藏书楼等物态文化,又有在长期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藏书活动中形成的措理之术和风尚、习俗等行为文第一阶段是古代私家藏书的成长期,相当于春化,还有藏书家主体因

4、素潜层的心态文化。如此丰秋末年到东汉结束。在这个阶段,我国古代学术思富的内容,决定了古代私家藏书必然成为中国文化想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文化运动,产生了六艺、诸子、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史学、兵家、医学、天文、地理等大批典籍。虽经秦火以往对于古代私家藏书多专注于藏书家的个案之劫,但私家藏书仍保留下一批图书种子,汉代藉此研究,或一朝一地藏书家事迹的考述,未能综合地将恢复百家之学。武帝之后,经学大为发展,经书典籍古代私家藏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置于社会历史环数量剧增,史学著作在两汉也有明显增加。此期典境的总相中进行考察,深入探讨私家藏书在

5、长期活籍的形制主要为简帛书。由于竹木简比较笨重,书动中所形成的基本模式和文化积淀,从而揭示其文写和携带、保藏都很不方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本文拟从古代私家藏书的发展了私家藏书活动的发展速度。虽然出现了像西汉河线索与特征,私家藏书文化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意义间献王、东汉蔡邕那样收藏颇丰的藏书家,但私人藏等方面略作阐述,探讨从文化视角展开古代私家藏书还是主要局限在少数学者、士大夫中间,未能形成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以就教于方家。较为广泛的现象。第二阶段是古代私家藏书的发展期,相当于魏1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发展

6、及特征晋南北朝至隋唐期间。此期我国学术文化得到了迅古代私家藏书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孔夫子。速发展,特别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高峰。经、史、孔子身后,弟子在其所居堂室“庙藏孔子衣冠、琴、子、集四部典籍,包括佛道经典,比汉代大大增加。[1]诗、书”。战国时期,诸子蜂起,为私家藏书的发展由于东汉末蔡伦已在造纸技术上有新的突破,纸产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从此,私家藏书逐步形成一个藏量大增,纸相对竹木简来说,轻便而易于收藏携带,3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3CZS003的研究成果之一。—29—第28卷第142期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年11月Vo

7、l.28.No.142THEJOURNALOFTHELIBRARYSCIENCEINCHINANov,2002成本较低。因此,到南北朝时,纸的运用已十分普书、读书等基本目标外,还注意在藏书的过程和形式遍,简帛书为写本书所代替。写本书简便易作的特中,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内心的平静、悠逸。“饥读之点,引起了图书生产的革命,图书流通量的增加激发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4]了藏书家们收藏的积极性。到了唐代,藏书家数量之以当金石琴瑟”,这是宋代藏书家尤袤的藏书情逐渐增多,私家藏书在士大夫中间成为一种普遍的结。“读

8、未曾见之书,历未曾到之山水,如获至宝,尝异[5]文化现象。从文献记载上看,唐代个人藏书达万卷味,一段奇快,难以语人”,则是明代藏书家谢肇的的藏书家有十五六人。由于私家藏书得到较为充分藏书情趣。由此可见藏书家怡情于书之一斑。如果的发展,私家藏书的措理手段和意识如藏书楼、校再深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