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

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

ID:36614132

大小:634.99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5-13

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_第1页
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_第2页
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_第3页
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_第4页
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至西汉博士论考-兼论博士与儒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先秦至西漢博士論考——兼論博士與儒的關係郭永吉*摘要先秦至西漢初期為「博士」一職濫觴時期;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博士遂為習五經之儒生所壟斷;漢宣帝集諸儒舉行的石渠閣會議後,方正式確立官學系統中專經博士的制度。其間博士的發展情況以及博士與儒的關係,前賢所論雖夥,然尚存有諸多疑義。本文預計分三部分針對此一課題進行探索,首先討論博士的起源及發展;其次論述博士學術成分的演變,依據博士的學術背景,可分為三個時期:諸子博士、五經博士與一經博士;最後探討西漢時期博士對儒家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官僚系統與政治層面。關鍵詞:先秦、西漢、博士、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清華

2、中文學報第二期(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第63~118頁64清華中文學報有關先秦至西漢時期的「博士」,民國以來的學者所論已多,且也取得了很高的研究成果。但前輩學者論述時,或多條列史文,或略作研析而未深入引伸探討;或於史文解釋尚有疑義;或限於論文主題,於當時博士的相關情形未能較完整的呈現。故不揣淺陋,1冀踵前賢之後,於此課題能有所補闕釋疑。一、博士的起源及發展本節欲探討的主題乃博士的起源以及其身份上的發展變化。史書上有關「博士」實際景況的報導,雖多見於秦、漢時期;論其職官,亦以秦、漢為依據,如《漢書》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記載: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後漢

3、書》卷二五〈百官志二〉則說:博士十四人,比六百石……掌教弟子。國有疑事,掌承問對。本四百石,宣帝增秩。但這並不意謂博士始於秦朝。《史記》卷一一九〈循吏列傳〉說: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第為魯相。卷一二八〈龜策列傳〉褚少孫的補文中曾記述:1據筆者所見,前賢與本文相關的論文,不下三四十篇。其中,或某部分議題類似,然論述詳略與所獲致的結果頗多歧異;或所言相關,然論述方式、結構迥異;或略有涉及,但零散未成體系。至於差異之處,更不再少數。為免行文時過於繁雜且溢出主題,故除明顯重要而相關者於文中出注討論,餘者概不引述。先秦至西漢博士論考65(宋)元王惕然而悟,乃召

4、博士衛平而問之。而《漢書》卷五一〈賈山傳〉則指陳:(賈山)祖父袪,故魏王時博士弟子也。賈袪活動的年代大概在戰國末葉,衛平任斯職不可能晚於樂毅伐23齊,而公儀休乃魯繆公時人,可見整個戰國時期,即使像魯這樣的蕞爾小國,都設有博士。無怪乎《宋書》卷三九〈百官志〉會說:六國時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限於史料不足,使我們對於戰國時博士的狀況無法有直接而深入的4了解。但學者曾指出:秦、漢博士與稷下先生有很密切的關係。這種密切的關係,可以從名義、職掌、人數三方面加以探討。就名義而言,《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等都說齊有稷下學士、稷下先生。而

5、許慎《五經異2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以下簡稱《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頁740:「於是齊(湣王)遂伐宋,宋王出亡,死於溫。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并周室為天子……諸侯恐懼……燕、秦、楚、三晉合謀,各出銳師以伐……燕將樂毅遂入臨淄……湣王出亡之衛……遂走莒。」是樂毅聯合其它五國共伐齊,乃因齊滅宋,當時在位的乃宋王偃。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卷四〈宋元王兒說攷〉,頁402中考證宋元王即宋王偃之太子,不論這是否屬實,衛平任宋博士絕不可能晚於樂毅伐齊之役,即周赧王三十一年(28

6、4B.C),時當戰國中期。3魯繆公在位的時間,據《先秦諸子繫年》,卷二〈魯繆公元年乃周威烈王十一年非十九年亦非十七年辨〉,頁155考訂為周威烈王十一年(415B.C.)到周安王十九年(383B.C.),與《史記》,卷十五〈六國年表〉,頁285-8,所載周威烈王十九年(407B.C.)到周安王二十六年(376B.C.)不同,但差距不大,皆在戰國早期。4請參周予同,〈博士制度與秦漢政治〉,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頁729-30。66清華中文學報5義》卻說:「戰國時齊置博士之官。」淳于髡在〈孟子荀卿列傳〉中被稱作

7、稷下先生,《說苑》卷八〈尊賢‧十三年諸侯舉兵以伐齊章〉卻稱:「博士淳于髡。」《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說:「(孔)安國為今皇帝博士」,《尚書》卷二〈堯典‧虞書〉題下引鄭玄〈書贊〉卻說「我先師棘下生子【孔】安國」,棘下生即稷下先生。《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列傳〉記載:「漢王拜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集解》所引徐廣的注釋就指出:「蓋言其德業足以繼蹤齊稷下之風流也。」當年的稷下先生在漢人著作中可易名博士,漢人的博士可用早期的稷下先生為代稱,足見稷下先生與6博士在漢人心目中乃同一指謂。就職掌而言,《史記》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說:「(齊)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

8、自如騶衍、淳于髡……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7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不治乃不司理實務的意思。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