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

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

ID:36614678

大小:5.47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9-05-09

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_第1页
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_第2页
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_第3页
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_第4页
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自商代至清代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瓷器的发展及艺术特色(商朝——清代)商、周时期——商代出现青釉瓷器也称“原始青瓷”,青釉以青绿色为主,所施釉彩轻而薄,釉与胎结合不紧密,易脱釉。西周青釉色彩有青绿色和豆绿色。商、周时期的瓷器造型、纹饰受陶器与青铜器影响很大。泥条盘筑法成型,拍打印纹。春秋、战国时期——青釉除青绿色外,还有黄绿与灰绿色。成型由泥条盘筑法变为拉坯成型。东汉时期——青瓷(以浙江上虞青瓷为代表)走向成熟。战国、秦、汉时期——瓷器出现停止倒退西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造型以简洁为主,也出现了部分造型、装饰纷繁、华丽的器皿,及一批独具特色的冥器与瓷雕。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瓷器一个

2、重要的成长期。在数量、质量、品种上较前有很大进步。瓷器胎质较紧,烧制温度较高,釉色较前更清亮、干净。唐代始有“窑”的专称。“南青北白领风流”。南方青瓷窑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生产出“夺得千峰翠”的青瓷和“秘色瓷”;北方白瓷窑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生产出“素白如雪”的白瓷。五代时期——1、继承发展了唐代制瓷工艺了,其中以秘色瓷最为上品。2、一些重要瓷窑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定窑——今河北曲阳耀州窑——今陕西铜川磁州窑——今河北磁县宋代——宋代是瓷器空前繁荣的时期。形成了青瓷窑系、白瓷窑系和黑瓷窑系的三大瓷窑体系,产生了五大名窑。一、青瓷窑系:有汝窑、官窑、钧窑

3、、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瓷窑等。二、白瓷窑系:有定窑、磁州窑、德化窑等。三、黑瓷窑系:有吉州窑、建窑等。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元代——元代是承前启后时期。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出现了釉下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瓷及高温蓝釉瓷等,出现了器形大,烧成后却不变形的大型花瓶、盘等器皿,制瓷工业进入一个新纪元。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商青釉弦纹尊上海博物馆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