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ID:36616372

大小:1.9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_第1页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_第2页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_第3页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_第4页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公路2015年第4期西南公路1:1.1~1:1.25,一级边坡级高8m,设一级平台宽5花岗岩残积层路堑边坡稳定性分2m,坡面喷播植草防护。析及防护措施②边坡高度13m<H<25m,按二~三级设反倾岩质边坡框架锚固结构的动力响应试验研究坡,边坡坡率1:1.1~1:1.25,一、二级边坡级高5.1 边坡稳定性分析8~10m,设一或二级平台,平台宽2~3m,坡面从前面统计表看,花岗岩残积层的抗剪强度指1,22设土钉墙+喷播植草防护,如图2所示。马洪生 付 晓标凝聚力ck、内摩擦角φk普遍较高,说明该类土具(1.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41;有粘性土及

2、砂性土共同特点,边坡开挖时,坡率大坡积土(粉质粘土)果园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1)多可以放陡,但长期暴露,在地表水冲刷和雨淋作土钉墙+喷播植草防护用下,又常常会失稳。这是由残积层的特性决定1:1.25【摘要】本文设计并完成了1:30尺寸的含泥化夹层的公路反倾岩质边坡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EL的,由于残积层边坡中存在大量的原生、次生结构残积层(砾质粘土)Centro地震波、汶川-清平波和人工波作用下,预应力锚索(杆)拉筋轴力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面,使土质不均一和各向异性,雨淋冲刷后,在土土钉墙+客土喷播植草防护明:泥化夹层饱水后,不同高程处拉筋轴力的

3、地震动力响应值均大于泥化夹层饱水前;拉筋轴力的最大值并1:1质边坡中经常会产生沿原生、次生结构面滑动情10.000.7515.000.75不是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单调递增的,在汶川波激振下,当PGA=0.3g时达到峰值;拉筋预应力的况,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强-中风化粗粒花岗岩层损失值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输入地震波峰值的增加而有收敛趋势。通过调查,边坡失稳的原因总结如下:节N58°E/79°SE(75.3°)节N50°W/25°SW(10.9°)【关键词】反倾边坡;振动台试验;预应力锚索;轴力节N35°W/80°NE(74.5°)【中图分类号】TU458【文献

4、标识码】A(1)沿原生不利结构面产生破坏;(2)因边坡开挖面大,气候、气温变化,沿图2 路堑边坡防护图a风化裂隙等次生结构面产生破坏;法,在地震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际得到广泛的应③边坡高度H>25m者,按三~四级设坡,0 引 言用。基于此,本文采用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在不同(3)按ck、φk计算设计的边坡太陡,沿圆弧一、二级边坡高各10m,边坡坡率1:0.75~1:1,设[1-2]地震烈度、地震类型及泥化夹层含水量变化等因素作形滑动面产生破坏;汶川地震公路支挡结构震害调查表明,边锚杆、锚索框架梁+客土喷播植草防护,设置边坡用下锚索(杆)支护结构拉筋轴力的动力特性。(4)坡面防护、

5、绿化不及时,长期暴露、雨坡框架锚固体系震害主要分为传力主体震害、框架平台及碎落台宽各2~3m。三、四级边坡高各淋冲刷产生破坏;震害以及坡面承载力和坡面防护问题,其最终的影8m,边坡坡率1:1.25~1:1.5,坡面挂三维网喷播植1 振动台试验(5)施工不规范产生破坏。响因素都是锚杆的锚固力或锚索预应力的损失,从草防护,如图3所示。而影响防护工程的效果。赖杰等[3]通过FLAC3D建1.1 振动台概况实际施工中,边坡的失稳,常常是几种因素综挂三维网喷播植草立了一个预应力锚索支护边坡模型,研究了地震作本次试验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振动台试验合作用产生的,其中沿不利结构面破坏为主。.51

6、:1.008沿原生结构面破坏特征:这类边坡失稳,以滑用下边坡动力响应,叶海林[4]等通过振动台试验研大厅进行,试验设备为6自由度(沿3轴平动和绕树林挂三维网喷播植草动为主,与边坡高度没有直接关联,而是取决于结.25究了预应力锚索支护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3轴转动)6m×6m地震模拟试验台,主要包括如下1:1.008构面、开挖面的空间组合关系及结构面的强度,边2~3残积层响应。目前,对静力下边坡预应力锚索计算方法和特性:台面最大负载600kN,水平向最大位移坡积土(粉质粘土)(砾质粘土)节N48E/55°SE(53°)坡失稳后的滑动面(结构面)光滑、平整,结构面锚索框架梁内客土喷

7、播植草节N50W/87°NE(79°)预应力损失研究较多,但是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索±150mm,垂直向最大位移±100mm,满载时水平向:1果园1上常见几毫米的高岭土,贯通性好,滑体整体性抗震性能的研究很少,且边坡预应力锚索地震动力最大加速度1g,垂直向0.8g,空载时水平向最大加锚杆框架梁内客土喷播植草.75:0好,且多在降雨后产生滑动。1.00响应研究很少涉及预应力锚索的动力特性,有关地速度3g,垂直向2.6g,频率范围在0.1~80Hz。0.7515.25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