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

嘉兴市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

ID:36616919

大小:242.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3

嘉兴市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_第1页
嘉兴市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_第2页
嘉兴市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嘉兴市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68防洪排水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年10月第l0期嘉兴市区排涝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蔡洗礼,石欠欠,蔡张浦,周春东z(1.嘉兴市水利工程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嘉兴314033;2.嘉兴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浙江嘉兴314033)摘要:针对短历时强降雨恶劣天气的增多、城市雨水收集和排涝系统存在不完善与不配套的情况,提出了在提高雨水收集与排涝标准的同时,对降雨径流从集、滞、汇、排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建设,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关键词:城市雨水收集;城市排涝;方法措施中图分类号:TV212.5+3文献标志码:B文章

2、编号:1009—7716(2015)t0—0068—02以及“轻重缓急”的原则,陆续建设了6期11片防1基本情况洪排涝小包围工程,受益面积4.28km,机排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三角南翼,属太流量54mTs,采用“前期自排抢排、后期机排强排”湖流域杭嘉湖平原地区,境内地势平坦低洼,河道的模式,解决了这些区域的内涝问题。“99630特大纵横交叉,全市陆域面积3915km2,平均地面高程洪涝灾害”后,市委市政府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约2.34m,河道密度3.4km/km2,水面积率7.8%。的高度出发,结合城市总体规

3、划,按防洪100年一2013年底全市户籍人口345.93万人,国内生产总遇、排涝20年一遇的标准建设了嘉兴市区城市防值3147.66亿元。洪大包围工程,受益面积94km,装机204mTs,当嘉兴市区位于市域中部,2013年底建成区面嘉兴站水位上涨至1.96m且有继续上涨趋势时,积86.5km,区内平均高程2.66m。其中南部略启动大包围排涝工程,市区排涝格局改变为“前期高,约为2.66m;环城河内旧城区高程约3.16自排抢排、后期机排强排、大小包围嵌套、分级排4.16m,内有部分低洼地区和沿河低洼地带,地面水”的格

4、局。为解决嘉兴综合物流园区区块的防洪标高2.16m以下;西北部较低,个别低洼地区仅问题,2011年新建了嘉兴市区城市防洪扩展工程1.56~1.76m(一期),新增排涝面积2.62km;2014年,市政府批复同意新建嘉兴市区城市防洪扩展工程(二2城市排涝现状与存在问题期),将海盐塘以西、南郊河以北区域9.43km区嘉兴市位于浙北平原河网地区,历史上传统域再纳入整体排涝范围,见表1。但在排水面积增的城市排涝模式为:雨水井收集地面降雨径流加、排涝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整个防洪工程的排涝集水管网就近排入河道。1983年拆地建市

5、特别动力并未同步提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城市化及经济的快速表1嘉兴市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情况表发展,城市建设速度较快,但由于对流域整体水环境的变化认识不够充分,在新建区水面积保护力度不够,地面标高控制不严,导致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相对滞后,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及本世纪前十几年洪涝灾害中,损失较大,严重影响市区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其中“99630特大洪涝灾害”及“2013菲特”台风令人记忆深刻。对于城市内涝问题,嘉兴市政府十分重视,从1989年起,就对市区西北片的光明街等区域频繁城市排涝从地面径流到涝水排出,需经滞蓄、受淹

6、的状况,按照“先老区后新区、从洼地到低地”雨水井收集、雨水管道汇集输送、排人内河、自流外收稿日期:2015—06—30排或机排外河的过程。因此,城市排涝是一个密不作者简介:蔡洗礼(1971一),女,浙江诸暨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技术与施工管理工作。可分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需有机结合与协调。从2015年1O月第1O期城市道桥与防洪防洪排水69城市是否发生内涝的根本因素看,就是地面标高与市排涝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必须从径流产生到内河水位的关系问题。在内河水位不超过地面高程涝水排除全过程地加以分析,对集与汇、滞与流、

7、自的情况下,雨水的收集系统就显得十分关键。到目排机排等进行研究、合理布置、科学配套、有机结前为止,建成区86.5km2范围内有雨水干管、支管合,充分发挥整个产生排涝系统的作用。389km(不含小区、街坊、厂区等内部雨水管道),主3.1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市排涝标准要埋设于城市道路地下,按照雨水排涝规划,雨水新建区雨水管道排水标准不低于2年一遇,实行“分片收集、就近入河”的原则布置,小区、街已建区结合旧城改造及城市道路维修,逐步提高坊、厂区的雨水收集后排人城市雨水干、支两侧管标准;城市整体排涝能力不低于24h

8、降雨30年一道,详细情况见表2。据调查,约有321.7km管道设遇标准。实现“管标降雨排水畅、涝标降雨不成灾、计标准不足2年一遇,占管道总长的82.7%,大部超标降雨正常转”的总体治涝目标。分建于2010年前。与不低于2~3年一遇的新标准3.2建立严格的地面径流系数控制系统相比,差距较大。此外,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道路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