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

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

ID:36620446

大小:88.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_第1页
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_第2页
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_第3页
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_第4页
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2.文本:《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说课江苏省南通中学瞿洋一、教材分析《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选自课程标准“物质结构与性质”领域中的“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这部分内容。它属于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的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课时。二、学情分析经过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有所认识。但是鉴于个体的差异性,对周期性变化的理解还存在认识程度上的不同,利用这种认识上的不同,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探究等多种形式,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对选修3中的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变化进一步地认识。三、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半径周期

2、性的变化,掌握影响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2.了解电离能,掌握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认识反常现象的必然性。3.了解电负性,掌握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归纳电负性的应用范畴。通过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变化的规律,交流讨论、PAD即使作答等方式,体会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内在联系。通过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探究,体会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应用性,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原子半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难点:1.电离能2.电负性五、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PAD2.教师准备:多媒体六、教学方法

3、与策略课的设计以“发现问题——自主探究——交流汇报——课外拓展”为主线贯穿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始至终沉浸在研究的氛围之中,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一个个有意义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应用等科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七、教学过程(一)为什么学?【PPT投影】(科学史话)在布瓦博德朗发现元素镓之前,门捷列夫准确预言在锌与砷之间存在类铝元素和类硅元素。提问:在19世纪科技水平并不发达的时代,门捷列夫就能准确预言,让人非常钦佩。你知道门捷列夫成功预言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齐答:元素周期律。(二)确定探究模式提问:必修2中学习了原子半径的变

4、化,你知道原子半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学生A: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追问:你知道原子半径为什么发生这样周期性递变吗?【学生活动】学生利用PAD资源包中提供的原子半径变化图、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图等学习资料,互相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影响原子半径的主要因素是能层数和核电荷数。提问:电子的能层数对原子半径有什么影响?学生B:能层数越多,原子的半径越大。提问:核电荷数对原子半径由什么影响?学生B:核电荷数越多,对电子的吸引越大,原子半径越小。追问: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趋势一致吗?最总导致什么样结果?学生B:不一致,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变化。【学生活动】学生在PAD上及时作答

5、。题1: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1所示,它们的原子半径大小排序正确的是()表1A.r(X)>r(Y)>r(Z)>r(W)XYZWB.r(Z)>r(X)>r(W)>r(Y)C.r(Z)>r(W)>r(Y)>r(X)D.r(Z)>r(W)>r(X)>r(Y)(三)运用探究模式【小组讨论】1.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趋势?2.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偶然还是必然?3.引起第一电离能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师生互动】学生C:同一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学生D:可能和电子排布有关,比

6、如N和O,从核外电子排布上看,N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3,O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4,是不是N比较稳定?不确定。教师提示:当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半满或全满的结构时,原子的能量较低,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也较大。同学们可以试着比较一下Be和B、Mg和Al、P和S,反常现象是偶然还是必然结果?学生齐答:是必然结果。学生F: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学生活动】学生在PAD上及时作答。题2:表2中的每列数据从上到下代表钠、镁、铝逐级失去电子的电离能。(1)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根据原子逐级电离能的突变,判

7、断X、Y、Z分别代表哪种元素?(2)X、Y、Z的电离能与它们的常见化合价之间有什么联系?表2XYZ各级电离能(kJ/mol)73857849614151817456277332745691210540115755943136301483013353【结果反馈】学生G:在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的基础上再失去第二个电子更加困难,因此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根据逐级电离能的突变,判断出X是Mg,Y是Al,Z是Na。学生H:Mg的常见价态是+2价,所以第二电离能和第三电离能之间出现了突变;Al的常见价态是+3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