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

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

ID:36623424

大小:1.08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5-13

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_第1页
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_第2页
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_第3页
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_第4页
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的开发与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号:20070627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名称: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电池充电电路设计题目类型:毕业设计学生姓名:张楚光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应用物理0701指导教师:李太全辅导教师:李太全时间:2011.1至2011.6目录毕业设计(设计)任务书I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III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X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XI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成绩评定XII中文摘要XIII英文摘要XIV1前言11.1课题研究背景11.2充电器功能描述32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原

2、理52.1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原理52.2负极枝晶效应52.3锂离子电池充电原理62.4锂离子电池充电方案71.4.1快速降压转化器71.4.2快速调节器操作71.4.3快速转换器的电感选择82.5智能充电器系统框图92.6系统参数设计103充电器硬件描述103.1Atmega128介绍103.2电源电路113.3充电电路123.4电池检测电路133.5系统指示灯电路144软件设计154.1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思路154.2系统主流程154.3充电流程设计174.4程序设计185总结25参考文献26致谢

3、27附录一系统整体电路图28附录二PCB图29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应用物理班级应物0701学生姓名张楚光指导教师/职称李太全/副教授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2.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1年1月~2011年6月3.毕业设计(论文)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单片机原理;2)Atmega128数据手册;3)HIGH-SPEEDLITHIUMIONBATTERYCHARGER;4)其他相关元件数据手册

4、;4.毕业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锂电池的充电电路的原理;2)采用Atmega128的锂电池组充电电路的分析与设计;3)充电过程控制软件设计;4)系统性能测试;5.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及具体要求1)掌握锂电池组充电电路的原理;2)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3)完成充电控制的程序设计和调试;4)提交系统测试报告;5)完成论文和英文翻译。6、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Atmega128开发板、计算机等。计算机上机时数200小时。任务书批准日期年月日教研室(系)主任(签字)任

5、务书下达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字)完成任务日期年月日学生(签名)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题目类别:设计论文院(系):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应物0701班学生姓名:张楚光指导教师:李太全辅导教师:李太全开题报告日期:2011年4月9日基于AVR单片机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电路设计学生:张楚光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李太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一、题目来源题目来自社会生产实践。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其对电池性能、体积、质量

6、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锂离子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高电池电压、高循环次数、体积小、质量轻等特性脱颖而出,取代传统的镍铬和镍氢电池,迅速成为市场主流.锂离子电池对充电供电控制和保护电路的要求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出现过充、过放、过流等现象.与镍氢、镍镉电池不一样,锂离子电池必须考虑充电、供电时的安全性.在过度充电状态下,电池温度上升后能量将过剩,由于电解液分解而产生气体,致使内压上升而产生自然或破裂的情况,而在过度供电状态下,电解液分解导致电池特性和耐久性劣化,降低电池可充电次数。基于这些因素,为了对

7、锂电池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地充电,应该对充电器的智能化,稳定化,安全化和高效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锂离子电池组,在长期充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间充电接受能力的差异、自放电率的差异、容量衰减速率的差异,电池组内各单体荷电量差距越来越大呈发散趋势,容易造成电池组内部电池离散性加大,个别电池性能衰减加剧,而导致整组电池失效。因此,为了满足电源的长寿命要求,需要采用电池均衡技术,使电池组内各单体电池电压随着充放电循环的进行收敛至稳定值,确保电池不被过放电和过充。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

8、称[1]张洪为.便携式产品的“心脏”及其护理[J].POWER,2004(4)[2]刘云鹏,郑冰.锂离子电池充电器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嵌入式与SOC),2010(8-2)[3]侯宇,王肖.锂离子电池充电供电保护电路的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09,24(3)[4]马潮,詹卫前,耿德根.Atmega8原理及应用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江海波,王卓然,耿德根.深入浅出AVR——从ATMega48/88/168开始[M].中国电力出版社[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