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

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

ID:36628806

大小:60.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_第1页
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_第2页
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_第3页
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手足口病心肌酶改变与体温变化相关性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温高低与心肌酶(TNI或CK-MB)的改变是否有正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432例手足口病患儿(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入院后予监测体温,将T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手足口病;心肌酶;体温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16(C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经多种途径传播而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部皮疹为临床特征的儿童急性传染病,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一

2、周内痊愈,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因病情急剧发展而致死亡[1]。有文献报道,该病不仅可引起心肌损害,亦有并发爆发性心肌炎导致死亡的报道[2,3]。近年发现,许多手足口病的死亡病例,在死亡之前均伴有高热病史,作者希望通过,对体温的高低与心肌酶(TNI、CK-MB)改变的相关性的分析,了解在该病暴发期间,是否可以通过监测体温这一较简易的方法来筛查可能并发心肌炎的危重患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我院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1日收治432个手足口病患儿,女21

3、3例,男219例,住院期间监测体温,将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α=0.05水准分析,两组患儿心肌酶升高机率不同不排除抽样误差所致,与体温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  3讨论  手足口病(HFMD)为儿科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自1981年在上海首次发现此病后,曾多次在我国小范围暴发流行。近几年,该病出现较大范围暴发流行趋势,且由EV感染并发心肌炎的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亦在逐年增多。据报道,2005年5-8月期间我国山东招远市128例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中,有3例因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目前,EV病毒的检测周期为2~4周。而很多重症病例还未等检

4、测结果出来,就已经出现病情恶化而死亡。因此,早期筛查重症病例,积极治疗,是目前临床急需积极解决的问题。暴发性心肌炎是手足口病致死并发症的其中一种,其心肌损害的机制可能系病毒及其毒素在疾病的早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毒症,病毒侵入心肌细胞进行繁殖,直接损害心肌或由毒素作用引起心肌病变,可从心肌炎患儿的鼻咽冲洗物或粪便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从并发心肌炎死亡病例的心肌细胞中直接分离出病毒,并可见荧光抗体染色技术在心肌组织上找到特异性抗原,这些有力地支持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的学说4[4]。病毒性心肌炎轻者可无明显自觉症状,重者可发生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

5、,甚至猝死。在临床工作中,对精神萎靡、胸闷、气短等心前区不适、心音低钝等表现的HFMD,应及早做心肌酶学,心电图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心肌损害,以免延缓治疗。在心肌损害时,我们常用的指标为TNI及CK-MB。TNI为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其在血液中的含量是作为诊疗心脏病和其他急性冠状病状中心肌受损的良好指标。心肌同工酶(CK-MB)在心肌细胞含量高,心肌细胞受损时释放入血,对判断心肌受损有高度特异性,但HBD、CK、LDH、AST在体内分布较广,特异性差,其活力增高可有非心脏因素影响,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5]。本课题中收治的432例病例中

6、有37例伴有TNI或CK-MB升高,其中心电图改变的有6例,无死亡病例。因近年发现,许多手足口病的死亡病例在死亡之前均伴有高热病史,作者希望,通过监测体温这一较简易的方法来筛查可能并发心肌炎的危重患儿,以减少患儿多次抽血化验的痛苦,并节约一定的基层医疗资源,且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但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发热程度的高低与其并发暴发性心肌炎并无显著的相关性。我们不能依据体温的高低来判断患儿是否为心肌炎发病的高危人群。对于手足口病,我们还需提高警惕,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时检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及早治疗,降低并发暴发性心肌炎的死亡病例

7、。    参考文献  [1]魏广友,都鹏飞,等.204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安徽医学,2009,30(3):258-259.  [2]李爱敏,孙洪亮,于慧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7.  [3]王晓华,刘维婵.小儿手足口病并爆发性心肌炎4例报告.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9.4  [4]王慕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04.  [5]周慧敏.手足口病90例患儿心肌酶及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87-8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