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

ID:36629741

大小:410.7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_第1页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_第2页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_第3页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_第4页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原表位研究方法进展宋帅,李春玲,贾爱卿,杨冬霞,李淼(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广东省兽医公共卫生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摘要: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的主要功能单位,能有效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随着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于研究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论文中概述了近几年用于研究T细胞表位的预测方法和鉴定方法,以及在B细胞表位研究中所用的表位肽扫描技术、蛋白质“切割”法、噬菌体展示技术、x一衍射与核磁共振、表位预测方法等技术,并对每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为从事抗原表位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从而更有利于表位肽疫苗的研制和诊断方法的建

2、立。关键词: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预测;鉴定中图分类号:$8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007—5038(2010)12-0087—05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用的人工疫苗以及免疫干预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具有特殊结构和免疫活性的化学基团,具有刺激机1T细胞表位的研究方法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够被其识别的一个T细胞表位是抗原蛋白中经抗原递呈细胞(an—免疫活性区。根据抗原表位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程tigenpresentingcell,APC)处理,由主要组织相溶度,可将抗原表位分为免疫优势表位、亚优势表位和性复合物(majorhistocompat

3、ibilitycomplex,隐性表位。根据与抗原受体结合细胞的不同,分为MHC)分子递呈给T淋巴细胞受体的多肽片段。主B细胞抗原表位和T细胞抗原表位;其中B细胞抗要涉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cell,CTL)抗原表位则往往为亲水性肽段,一般位于抗原三维大原表位和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抗原表分子的氨基酸长链折叠处[1],而T细胞抗原表位往位的研究,其中CTL抗原表位与MHCI类分子亲往仅为埋藏在蛋白质空间结构内部的疏水性肽和肽相关,Th抗原表位与MHCⅡ类分子的亲和肽段L2]。根据表位对机体的影响,可分为保护性表位相关。所以对T细胞表位的

4、筛选主要基于候选肽(免疫位)、致病性表位(变应位)和耐受性表位(耐受能否和MHC分子结合。与MHC工类分子结合的位)。按抗原表位结构的不同分为连续性抗原表位多肽长度通常为8个~11个氨基酸,一般为9个,和非连续性抗原表位,前者又称线型表位,是由肽链在序列特定位置上有锚点存在。而MHCI1分子亲上顺序连续的氨基酸组成,后者又称构象型表位,是和肽长度可达3O个氨基酸以上,其结合基序存在不由那些空间邻近但顺序上不连续的氨基酸组成。线同程度的退化[5]。随着免疫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型表位见于T细胞表位和部分B细胞表位,构象型不断发展,对T细胞表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表位只见于B细

5、胞表位]。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法。免疫细胞通常难以借助其表面受体识别整个蛋白质1.1合成肽法分子,仅识别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也就是说抗在机体的免疫系统中,T细胞主要识别抗原分体的特异性是针对抗原表位而不是针对完整的抗原子上的线型表位。所以根据抗原蛋白质分子的氨基分子的_4]。表位一般只占5个~7个氨基酸或单糖酸序列随机合成或连续合成一个或几个重叠氨基酸残基的大小,最多不超过20个氨基酸残基。抗原表的一系列肽段,然后通过多肽活性的检测实验进一位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所以深入研究蛋白质抗步确定T细胞表位。此方法鉴定的T细胞表位较原表位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定点改造蛋白质可

6、靠,且能发现一些不符合多肽结合基序(motif)的分子以降低蛋白质药物的免疫原性,设计无毒副作MHC结合抗原肽。GernerW等将口蹄疫病毒结收稿日期:2010—05—18基金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OO7AO2o3O。OO5一l1)作者简介:宋帅(1982一).男,河南汝州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动物疫病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通讯作者88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第3l卷第l2期(总第210期)构蛋白分成442段肽段进行了淋巴细胞功能检测,式识别和分类工具。其优势在于无需用特定方法确最终确定了在VP1上第66位~第8o位氨基酸组定网络结构,因此支持向量机器法的算法也

7、较简单。成的肽段为特异性T细胞表位。但这种方法工作RyujiIK等口在隐马尔可夫模型方法的基础上构量大、费用高,而且重叠区之间的表位有可能被忽建了隐马尔可夫模型,该模型不需要非结合肽序列略,所以不能够鉴定出目的蛋白上所有的T细胞表数据,且预测准确度有所提高。除了上述方法外,Le位。DJ等已证明可以利用噬菌体肽库展示技术,在1.2免疫信息学预测法噬菌体表面表达功能性肽一MHC复合体,并直接用T细胞表位的预测研究始于对Th表位的预T细胞筛选T细胞表位的可能性。测,但对CTL表位预测的探索进展最快,研究最深1.3多肽活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