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

ID:36630206

大小:4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3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_第1页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_第2页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_第3页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_第4页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一项重要任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下的教材,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从应试教育向全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是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去。作为我们数学教学,其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上,而数学能力主要是分析问题是否中肯,其关键则是数学思维能力的水平,因此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认识思维的基本性质1.1数学思维的基本内容:是具体地形象思维,抽象的逻辑思维还有直觉思维和创造思维等相互联系,相互结构的整体。其中形象思维是借助于形象知识为媒介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的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

2、辑和辨证逻辑,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想、设想或释然领悟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则是通过猜想,然后通过推理证明而得到正确结构的思维。1.2数学思维品质的几个方面: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目的性,思维的概恬性,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批判性等。其中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能从一类对象或情境迅速地转移到另一类内容不同的对象或情境的能力;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透过复杂的现象洞察研究和讨论问题的实质和规律,获得了解事物深层结构及联系的能力;思维的批判性是在思考问题时,不受外部的暗示和影响,能严格、独立、客观地自我评价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思路,作出有价值的判断具

3、体做法而更深刻地表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思维的目的性是指思维具有解决问题或获取结果的能动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归纳反映过程。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使思维受阻,或许由于概念的模糊,或许由于某个原因尚未真正理解,或许还没有弄清问题的意义。请如此类知识上的欠缺都会影响学生积极思维的进行。然后思维障碍决不仅令由于知识欠缺,在数学思维中,常常会有些心理因素在阻碍积极思维。其中思维阵势,就是数学思维中主要的心理障碍。2.1什么是思维阵势?思维阵势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什么消极的影响?它是由于学生受

4、到先前经验的影响,往往沿着固定的思路去分析思考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思维阵势。它对解决同类事物有许多积极作用,而在新的学习情况中,思维阵势可能使人陷入旧框框的束缚,它所表现在隋性,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些就是思维阵势的消极作用。2.2受思维阵势消极影响的一些实列:例1:在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熟悉了小学阶段的算术解法,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实实的数才能进行计算,因此新概念的正确掌握中造成很大障碍。象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恰恰要求将所假设的未知量视为已知量来进行运算,因此学生这种思维阵势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成为一个心理障碍。例2:给学生布置下列三道解方题的习

5、题:1、2x-4+x+1=12、x-x-2=23、x-1+x2-1+x2-3x+2=0时你会发现:许多学生在解第三个方程时,会与第一、二个方程一样,用无理方程的一般方法去解,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不应得到的复杂方程。例3:有些学生在做计算题3+22-2×(2-3+22)时,习惯地将分母有理化,而不是直接把3+22和3+22化为2+1和2-1来解,而使计算复杂化了,这样不仅使解题思路受到影响,而且还常常成为学生学习新概念、新方法的心理障碍。例4:辨别函数y=1n(x+x2+1)的奇偶性这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许多学生也能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去判断,简

6、单地对f(-x)=in(-x+x2+1)不能等于-f(x)或f(x)这个因为常进行分母有理化,而很少进行分子有理化的缘故。2.3克服思维阵势消极作用的几点想法。首先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打破这种心理阵势,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和解题过程中注意运用好思维的批判性,即从不受外部的暗示和影响,严格、独立、客观地自我评价思维的结果,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思路、作出有价值的判断,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2.3.1要注意思维的整体性。我们知道直觉思维要求直接从整体上去研究和把握对象,快速缩小问题所涉及的范围,逼近问题的突破口,捕捉到

7、解决问题的关键、捷径。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题是一个整体。如果分散地、局部地去研究数量关系,往往解答过程繁琐,甚至信以解答。如果从整体着眼,纵观全貌,就有可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找出捷径的解题思路。2.3.2不能总是注重寻求答案。也要习惯于变换观察问题的方法,象第二个例子,如果不是急于寻求答案,而先观察一下方程本身的特点,是比较容易找到简便方法。2.3.3教师要了解学生长期思维习惯形式的思维定势带来的消极作用,学生转变对已知和未知的习惯看法,形成辨证的认识,同时比较“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使学生清楚两种解法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代数解法中未知数的作用,从而明

8、确应当把未知数所代表的量看成已知量的道路。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