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

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

ID:36630849

大小:312.0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_第1页
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_第2页
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_第3页
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_第4页
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9卷增刊1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Vol.39Sup.12009年3月JournalofJilinUniversity(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ition)Mar.2009提高传递路径分析速度和精度的方法12131龙岩,范让林,史文库,周舟,李伟(1.吉林大学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2.北京科技大学车辆与设备工程系,北京100083;3.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401120)摘要:在简述了传递路径分析(TPA)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

2、实用的传递函数无偏估计方法,并改进了测试方法。从而可以在实车工作情况下,利用振动测试中容易测得的数据进行传递路径分析,提高了分析计算精度,简化了测试过程,并缩短了测试时间。应用MatLab编写了测试数据的后处理程序,并以国产某轿车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关键词:车辆工程;传递函数无偏估计;测试简化;传递路径分析;实例验证中图分类号:U4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5497(2009)Sup.120078205Methodtoimprovespeedandaccuracyoftransferpathan

3、alysis12131LONGYan,FANRang2lin,SHIWen2ku,ZHOUZhou,LIWei(1.StateKeyLaboratoryofAutomobileDynamicalSimulation,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2,China;2.DepartmentofAutomobileandEquipmentEngineer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eijing100083,China;3.AutomobileEn

4、gineeringInstitute,Chang'anAutomobileCo.Ltd,Chongqing401120,China)Abstract:Thepastprogressintransferpathanalysis(TPA)anditslimitationswerereviewed.Ainnovativeunbiasedestimativemethodologyoftransferfunctioniswasintroducedandapplied.Themeasurementmethodoftransfer

5、functionwasimproved.ThenTPAusingthedataofeasymeasurementinoperationalconditionofvehiclecanbeputinpractice.Accuracyoftransferfunctionwasimproved,theprocessofmeasurementwaspredigested,andtimewasdecreased.Adatapost2processingprogramofmeasurementwaswrittenbyMatLab.

6、Finally,theimprovementofTPAwasvalidatedthroughidlingvibrationofenginetransmittingtocompartment.Keywords:vehicleengineering;unbiasedestimationoftransferfunction;predigestionoftest;transferpathanalysis;exampleofvalidation[3]传递路径分析技术(TransferPathAnalysis,试速度这两方面。我

7、国汽车NVH领域应用该TPA)是一种基于试验的振动与噪声分析方法,技术还属于刚起步阶段。作者在简述了传统它可以用于解决任何振动噪声源2传递路径2接受TPA的方法和局限性的基础上,在提高传递函数体的问题。TPA技术在国外已经发展了15估计精度和简化测试方法两方面对TPA技术进[122]年,现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精度与测行改进。收稿日期:2008212207.基金项目“: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10102).作者简介:龙岩(1979-),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E2

8、mail:longyan9810@yahoo.com.cn通信作者:史文库(1960-),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振动分析,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开发.E2mail:shiwk@jlu.edu.cn©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