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

ID:36638466

大小:1.49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5-13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_第1页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_第2页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_第3页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_第4页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治理——兼论我国的通货紧缩问题姓名:卢建锋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政治经济学指导教师:韦伟2003.5.8摘要本文总结了人们对通货紧缩问题研究的有关成果,就通货紧缩的危害、成因与机理以及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把通货紧缩区分为温和型通货紧缩和危害型通货紧缩的基础上,对后者作了重点考察。本文对“合成谬误”这一经济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合成谬误具有自我强化和相互促进的特点,在经济遭受负向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这使总有效需求累积性收缩,通货紧缩因此得以自我维持,并被不断加深:合成谬误发展的

2、结果是引起短期内经济波动发生转换,而这正是由于合成谬误所具有的个量与总量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这一根本特征所决定的。文章论证了合成谬误是一种“宏观市场失灵”,因而稳定化政策是政府的必然选择。本文所做的工作还包括对通货紧缩环境中微观经济主体的反应以及政府(央行)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从货币角度对物价变动和通货紧缩的形成作了探讨,最后对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总结-(认为90年代初期以来过度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是引起我国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而抑制高通胀的“双紧”政策、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国内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负面影响等原因,则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加剧或

3、延长了我国的通货紧缩。文章也说明了推进各种制度性和物理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太关键词:通货紧缩;流动性陷阱;合成谬误;货币供给;利率AbstractOnthebasisofclassifingdeflationintomoderatedeflationandharmfuldeflation,thisPapersummarizedtheachievementsofthedeflationaryresearch,andmadeathoroughinquiryintotheharm,causeandtreatmentof

4、deflation.Thepaperanalyzedthefallacyofcomposition,andpointedoutthatthefallacyofcompositionownstwocharacteristicsofself-intensiflngandmutual.promoting,whichmakedeflationcontinueandaggravate.TheasymmetrybetweenindividualandtotaliSanotherbasiccharacteristicownedbythefallacyofcomposi

5、tion,whichchangestheeconomicfluctuationifthefallacyofcompositiondevelopscontinually.ThefallacyofcompositioniSakindof“macro.marketfailure”,SOthestabilizationpolicyshouldbechosenbythestate.Also,thepaperanalyzedtheeconomicbodies’responsesandthestate’Sbehaviorsinthedeflationaryenviro

6、nment,andstudiedthepricefluctuationsinthemoneyangle,andfinallvsummarizedthecausesofthedeflationinourcountry,pointingoutthatover-investmentiSthemainfactor.Severalsuggestionsaboutsettingupsomeinstitutionalandphysicalinfrastructurefacilitiesarebroughtforwardintheend.Keywords:deflati

7、on;theliquiditytrap;thefallacyofcomposition;moneysupply;interestrate引言(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速逐渐放缓,通货紧缩的迹象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显现,由此引发一场关于通货紧缩的大讨论。经过这场讨论,目前国内理论界基本上就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关于通货紧缩的定义。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如果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超过6个月,即可认定出现了通货紧缩。按照这一标准,可以判定我国经济在1998年已经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二是关于通货紧缩的测度。张永军(2000)认为用消费者价格指

8、数(CPI)来测度通货紧缩比较合适,原因是各国对这一价格指数都有比较长的统计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