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

ID:36644036

大小:520.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1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_第1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_第2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_第3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_第4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5卷第6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Vo1.15No.62009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卢戋文,任玉珑(1.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44;2.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065)摘要: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外部的原因,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文章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操作风险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银行工作

2、人员在面临不确定条件下的非理性判断和决策时,容易导致由于内部欺诈和内部操作失误而产生的操作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关键词:操作风险;形成机理;启发式偏向;前景理论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831(2009)06-0046-06一、引言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Stra—tegicandReputationalRisk)。操作风险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所有的风险。例如金融机构遭受外部人员的欺诈、内

3、部人员舞弊、机构内的信息系统崩溃导致营业中断、战争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固定资产损失等各种风险。1996年6月、2001年1月和2003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分别发布了三个版本的新协议征求意见稿,新协议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将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并列在一起,作为计算风险资本的内容之一。2004年6月颁发的新巴塞尔协议,正式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列入了风险资本计算和监管的框架,该协议已于2006年底在全球生效实施。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操作风险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操作风险的度量、风险控制等领域。],很少从形成机理来研究,笔者利用行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操作风险

4、的形成机理,以期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特别是内部控制提供有益的借鉴。二、行为经济学的判断和决策“经济人”假设是整个经济学思想体系中的前提性假设和基础性假设,并被作为全部理论构架的逻辑支撑点和方法论原则。它假设人是理性的,将理性经济人描述为工具主义意义上的理性者,他们具有有序偏好、完备信息和精确的计算能力,能够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测将来行为所产生的各种可能,能够完成最佳收稿日期:2009—09—13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类动态金融风险度量及算法研究”(CSTC2009BB2039)作者简介:卢安文(1970一),男,重庆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

5、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运筹学研究;任玉珑(1945一),女,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电力市场技术经济研究。卢安文,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形成机理研究——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47的满足自己偏好的决策,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他相关的信息,使决策者和判断者处于信息弱势状即是说,“偏好一致性+效用最大化”一旦嵌入选择态,从而出现所谓的“驻存现象”,使新的信息的传递模型,人的选择行为便被赋予了理性属性。行为经受到信念忠诚的阻碍和隔绝。确认偏差是指在信息济学将心理学——主要是“行为决策”领

6、域的研究引模糊和不完全的情况下,人们头脑中原先保留的偏见会得到强化,从而使这种偏见愈演愈烈。一旦人入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引入了一些传统经济学们形成先验信念,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利于证所没有的概念J。实先验信念的各种证据,确认偏差的实质是信息传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anielKahne—递中信号暗示发挥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在客观上为man与AmosTversky于1974在Science上合作发表信息收集者特别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提供了线索。了用心理学研究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开创性著3.可获得性偏向(availabilitybias)作:Judgmentunderunce

7、rtainty:Heuristicsandbiases,可获得性偏向是指人们通过很容易想起的事例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在《ProspectTheory:来判断概率,熟悉的信息更容易从记忆当中获取,被AnAnalysisofDecisionunderRisk)>一文中提出著名认为更实际或更相关,结果造成较高权重被分配给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确立了心理学研究方突出或容易记住的信息。使人们的判断与基本的概法在经济学界的地位,使之日趋成为主流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