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

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

ID:36646276

大小:204.4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_第1页
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_第2页
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_第3页
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学兔兔www.xuetutu.com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8年8月第30卷第4期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Aug.2008Vo1.30No.4储层非均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李栋明(Ep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油国际海外研究中心,北京100083)王训练(cp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向树安(cp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2、)梁文川,石化飚(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257062)[摘要]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为了探索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气聚集成藏的关系,指导油田下一步勘探开发,以单砂层为研究单元,应用物理模拟试验方法,探讨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聚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对各砂层的含油性有很大的影响,渗透率级差越大,砂体含油性越差I渗透率级差越小,砂体含油性越好。[关键词]压实作用;成岩作用;非均质性;油气聚集成藏;勘探开发[中图分类号]TE12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3、号]1000—9752(2008)04—0065—04油气从生油气区沿上倾方向向周围高处圈闭的运移过程中,由于油、气、水的密度不同,天然气的密度最小,粘度也小,在孔隙介质中最易流动,所以运移的结果,天然气必然占据盆地中心周围的最高位置的构造环,而石油则占据其下倾方向位置较低的构造,比较接近盆地的中心。世界上很多含油气盆地具有这样的油气分布特点。但也发现了很多相反的情况,在低处的构造圈闭中充满着天然气,而在高处的构造圈闭中却充满着石油,这种现象称之为“油气差异聚集。目前关于油气差异聚集,国内外较多的研究成果强调断层及构造形态的变化是造成油气差

4、异聚集的主要原因[1引。李宏义等(2006)[1通过剖析柴达木盆地典型断裂带油气藏成藏条件,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断裂上、下盘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而导致断裂上、下盘油气聚集差异;魏兆亮(2006)[3]认为不同的热演化阶段是天然气富集程度差异的内在原因,断层活动影响天然气最终聚集位置。吴胜和等(2003)L4探讨了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对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油气充注圈闭的控制作用,并提出了油气充注的渗透率临界级差的概念。但储层非均质性对同一个砂组内各小层之间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研究的则相对较少。笔者以八面河油田面120块为例,应用物

5、理模拟试验方法,以单砂层为研究单元,探讨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聚集的影响。1工区储层非均质性1.1层内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依据岩心分析资料。由Esj1小层内物性纵向变化来看,孔隙度一般在15~20之间,并呈“簇”状分布在Esj1小层顶部(图1)。层内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沉积韵律面120区Esj砂组储层属滨一浅湖相沉积,由几个由细变粗的反韵律叠加构成,具有较明显的反韵律岩性组合,在岩性上表现为储层下部岩性较细,向上岩性变粗。物性特征上表现为储层底部的渗透率较低,而中上部较高(图2)。[收稿日期]2007—10—1

6、0[作者简介]李栋明(1968一),男,1989年大学毕业,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油气田综合地质研究、油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学兔兔www.xuetutu.com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8年8月篮乓枨图1面120—5.8井Es:1小层纵向岩心孔隙度分布图图2面120-1井Esj砂组渗透率纵向分布示意图2)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表1面12o区Esj砂组砂层组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指标统计表面120区Es:砂组各小层的砂体厚度一般为3~8m;Es:2

7、主力小层厚度较大,一般为lO~16m。面120一l井岩心分析资料表明:表2面12o区Es:砂组砂层组各小层夹层统计表渗透率最高656×10一m2,最低1O.8x1Om。,通过对面120区完钻井Es:砂组储层渗透率非均质程度指标的统计分析(表1)可以看出其非均质程度中等。3)夹层分布岩心观察,面120区Es砂组夹层以灰质物性夹层为主,其次为泥岩或泥质口孔隙童豳渗lj.^_一夹层。面120区Es:砂组砂层组各小层夹层的统计—_阿●结果(表2)反映了Es:2小层夹层多,储层非均质妄防l50较强;而Es{l小层和Esl。小层夹层发育较少,非0l缓防

8、●糌loo觞●均质相对较好,这是由于Es1、Esl。小层储层厚璐●度较薄所致。5O●1.2层间非均质性∞∞m5O...绣0层问非均质性是指某一单元内部各砂层之间垂II2212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