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ID:36650145

大小:10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3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8女娲造人学习目标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2、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3、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重点理解本文大胆而新奇的想像。难点感受对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学习过程环节措施、时间分配(预习、反馈、展示、测评)提纲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女娲()澄澈()()掘起()掺和()莽莽榛榛()()踪迹()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绵廷()奔奔榛榛()开僻()气慨()兴高彩烈()3、填空、简答。(1)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

2、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和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2)、本文选自,是(谁)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它详细叙述了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合作探究】4、让学生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然后请一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5、、同学们刚才找出的几个情节,特别是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6、默读这几个情节,同学们看看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能否谈谈你的看法?47、讨论:结合文中想

3、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8、女娲到底是神还是人?女娲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她是借助什么创造的?9、 作者运用怎样的想象,才塑造了女娲这个既有着奇异神力,又有着丰富情感的女神? 【精读精练】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A下一条枯藤,B入一个泥潭里

4、,C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D,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E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10、解释文中加点字。略睡一睡()疲倦不堪()绝妙()幽光()11、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A、B、C、D、E、12、第①段划线句属于描写,其表达作用是13、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答:质疑解难教学反思年级组教导处14、本文处处

5、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答:4【主题阅读】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男人,往他鼻孔里吹一口生气,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取名亚当(希伯来语,意即“出自泥土”“被造者”)。上帝派他看守伊甸园,只见他一人独居,没有帮手,就趁他沉睡之际,从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亚当醒来,看见那女人,高兴地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亚当给她取名叫“夏娃”(希伯来语,意为“生命之源”“众生之母”)。两人赤身裸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15、分别给下面词中加点字注音。耶和华()看守(

6、)裸体()肋骨()16、文中的两处括号起的作用。17、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B、人为破坏造成的新沙尘源,加重了沙尘暴迅速。C、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制造人类的方法。D、这种产品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18、选出下面表述不当的一项()A、“出自泥土”、“被造者”、“夏娃”、“生命之源”、“众生之母”这几处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B、这是一段“上帝造人”的神话故事。C、这段《圣经》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是创造人类的始祖。这是人们想像中美好的神话。D、这段《旧约》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

7、上帝。虽为神话,却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拓展提升】19、我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叹服的神话故事,像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他们的精神一直以来为人们所称道,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新时期的中学生应具有新的思维,你能否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他们中的一个人做一番新的评价?200字左右。20、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夸父追日》。《夸父追日》 夸父拄着杖,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

8、顿时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请同学们展开大胆奇特而又合情合理的想象,扩写《夸父追日》。选择一处情节,写片断。 写完后请两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