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

《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

ID:36666094

大小:992.6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5-10

《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_第1页
《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_第2页
《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_第3页
《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_第4页
《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研究方法》第九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播研究方法第三部分观察的方法第九讲实验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赵菁2015年11月12日本讲概要适合于实验法的议题实验法构成要素实验设计类型实验研究中的效度问题实验设计符号其他实验环境有关道德伦理实验法的优缺点一、适于实验法的议题适合于范围有限、界定明确的概念和假设;更适合于解释,而不适合于描述;研究小群体互动二、实验法构成要素三对成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前测与后测实验组与控制组二、实验法构成要素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Treatment)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比较出现刺激和不出现刺激所导致的结果的差异。因变量(DependentVa

2、riable)受试者对于刺激的反应(身体状况、社会行为、态度、感受、信念…)例如:种族偏见与黑人历史二、实验法构成要素前测(Pretest)在引入刺激因素之前对因变量的测量后测(posttest)在引入刺激因素以后对因变量的测量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响力。例如:种族偏见与黑人历史问题:即使受试者的态度没有变化,第二次答卷时的反应也会不同。研究行为本身可能改变研究对象。霍桑实验(Hawthorneeffect)20年代晚期-30年代早期,研究位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霍桑的西部电器工厂“电话配线机房”的工作条件。改善工作条件(如照明),员工满足感与生产力都大幅

3、提高;但是,将灯光转暗,生产力仍然跟着提高!与其说配线机房工人因工作条件改善而工作得更好,不如说是研究者对他们的注意引起了他们的反应——“霍桑效应”。二、实验法构成要素控制组(Controlgroup)对照组,在试验中没有被施以刺激的受试者,但在其他方面和实验组一样。目的:1)发现实验本身的影响。例如:医学新药的发明;2)排除实验进行过程中外在事件的影响。实验组(Experimentalgroup)在试验中被施以刺激的受试者。例如:种族偏见与黑人历史如果后测显示控制组全体所表现的偏见程度降低水平和实验组一样,那么偏见的减弱,是实验本身或其他外在因素【如,一位有声望的黑人领袖

4、正好在实验期间遇刺身亡】的影响,而不是影片的作用;如果只有实验组偏见减弱,应视为看影片的效果,因为这是两组唯一的差异。如果实验组比控制组偏见减弱得更加明显,也可看做是影片的作用和影响。基础实验设计图示假设刺激比较结果双盲实验(Double-blindExperiments)双盲实验:受试者和实验者都不知道哪些是实验组,哪些是对照组的一种实验设计。目的:控制研究者的预期与受试者直接联系的实验人员并不了解实验刺激因素或研究假设的细节;受试者也不知道自己属于实验组还是控制组例如:研究一种新药是否有效?研究人员将新药装在黄色的药丸内;将老药放入粉色的药丸内;将安慰剂【placebo

5、,看似为真的假的刺激】放入绿色的药丸内。分发药片的实验人员并不知道哪种颜色的药丸里装有新药。练习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暴露在一个_________环境中,以_________名义得以测量。前测;后测流动的;静止的自变量;因变量因变量;自变量练习实验刺激所施加的组别称为_____________控制组实验组目的组三位一体组选择受试者受试者(Subjects):实验研究的参与者受试者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大学生为受试者】?大学生并不代表一般民众;但是,与描述性研究相比,这种潜在的缺陷在解释性研究中并不显著。如果研究发现观看纪录片可以减弱大学生的偏见,那么我们也会有信心认为它对

6、一般社区也具有类似效果。实验组与控制组是否有可比性?理想状态:控制组应等同于未面对实验刺激的实验组。二者应尽可能相似。选择受试者随机分配(RandomAssignment)N<100,则样本代表性不够;因此,对于比较大的人群,实验法很少采取概率抽样;但是,在分配受试者时,研究者还是利用到随机抽样的逻辑选择受试者随机分配(RandomAssignment)原因:有效的比较取决于两组受试者基本相似;无偏:确保研究假设或个人偏好不会影响分组选择程序;随机分配受试者到各组,确保受试者有相同的概率;将一些混淆变量(confoundingvariables)同等化。选择受试者随机分配(

7、RandomAssignment)方法:招募到全部受试者后,实验人员随机地将受试者分派到实验组或控制组。将所有受试者编号,利用随机数表选取号码;将奇数受试者分到实验组,偶数受试者分到控制组;将所有受试者的名字写在每一张小纸条上,混合好,放进帽子里,先抽取的一半为实验组;后抽取的一半为控制组;…..选择受试者配对(Matching)目的:实验组的整体平均特征应与控制组相同。制作一个由所有最相关特征组成的配对矩阵,完成全部配对过程【配对矩阵实例】。招募比实验设计要求的更多的受试者。考察这些初选受试者的诸多特征,每发现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