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

ID:36666207

大小:220.9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0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_第1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_第2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_第3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_第4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学习目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向近现代转变的历史进程及其实质;掌握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教学重点综合创造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教学难点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一节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三、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论争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1.变革的实质“是以儒家为主导的封建的中国传统文化转变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张岱年、程宜山著《中国文化与

2、文化论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186页)。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2.变革的过程(1)第一阶段(五四运动前)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承受外来文化压力的情况下而逐步走向现代的。其二,中国文化内部存在着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的三种先进的社会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和继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三,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斗争,虽然为中国传统文化演变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未能也不可能肩负起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历史重任。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2.变革的过

3、程(2)第二阶段(五四运动以后)基本态势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联合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作为同盟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攻势,并构建起无产阶级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变革2.变革的过程(2)第二阶段(五四运动以后)其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变革进入了一个更深层次,即由制度层面向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转变。其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指明了正确的航向,为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构与民族

4、精神的振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其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文化界百家争鸣的新时期。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1.“冲突”说2.“契合”论3.既有冲突,又有契合三、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的论争1.“儒学复兴”说2.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说3.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与批判吸收外来文化的结合中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说4.综合创造论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二、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是开掘传统文化现代意义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其一,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着意继承并大力弘扬。其二,对传统文化中

5、的封建糟粕应持彻底批判与摈弃的态度。其三,对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与精华并存的成分,则要善于辩证地扬弃,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内在依据批判地予以继承。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发展。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思考题1.综合创造论的内容和意义2.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