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

ID:36672552

大小:158.3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3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_第1页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_第2页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_第3页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_第4页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青少年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着国家的未来。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近些年来,这方面工作日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而最近的十多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量尽管得到控制,但在犯罪的手段和性质上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团伙化、暴力化、低龄化是现阶段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特点。长期以来,我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根本方针是进行“综合治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少年生活与生长的微观和

2、宏观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客观上需要及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途径,寻找新的突破口,把重点放在超前干预和预防上,使防范的关口尽量前移,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诱发犯罪的消极因素。①从理论和实践看,在我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青少年违法犯罪在宏观和总体上是不可避免的,彻底根除难以做到。但是,在微观层面和局部范围,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可以预防并得以控制的。所谓微观层面和局部范围就是指那些与青少年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单元和组织,如家庭、学校、社区等。这些单元和组织共同构成了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最为直接

3、的环境因素。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大量越轨行为,与其所在的家庭、学校、社区环境密不可分。因此,从基层实务工作的角度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点应放在家①社会转型作为对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分析框架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学界认为,自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处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其主要标志是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从同质单一社会向异质多样社会转化,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参见陆学艺、李培林:“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载枟国际社会科学杂志枠1993年第3期,第9页。2中国城市社

4、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模式研究报告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区预防上,积极探索微观和局部预防的工作模式和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和程度不断提高,社区日益成为城市基层管理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在青少年的教育保护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社区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本研究报告将结合各地实施“社区预防计划”的实践,重点探讨我国城市社区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模式,以期更好地推进城市基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一、我国城市社区的概念、基本类型及其建设最近几年,“社区”一词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区建设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革的深化,成为城

5、市的一道美丽风景。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枟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枠,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由此大规模地铺开。社区在城市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我国,城市社区的“升温”有着深刻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一)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演变城市社区建设既是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使然,也是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的社区建设就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使其适应日益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重大调整和改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一些城市出现了带有群众自治性质的居民委员会。

6、1950年3①月,天津市最早建立了居民委员会组织。稍后,其他城市也陆续建立居委会。居委会是最早的基层群众组织,具有一定的社会基层管理职能。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枠和枟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枠。同年12月,中央政府颁布了枟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枠和枟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枠。以上这些法律规定了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结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我国城市实行市、区二级政府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为政府派出机构,居民委员会则是城市居民群众自治性组织。因此,我国城市基层社会实行群众自治的基本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是与计划经济制度相适应的

7、。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是①一说为杭州。参见张明亮主编:枟社区建设政策与法规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3页。第一章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3城市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城市社会由一个个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构成。这些单位隶属于政府各个部门,城市社会成员又从属于某一单位。在这一“单位社会”体制下,政府及其下属单位包揽社会成员的就业、住房、医疗、福利等所有社会事务。社会成员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