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ID:36677935

大小:27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3

《(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_第1页
《(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_第2页
《(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_第3页
《(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_第4页
《(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全国硕研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政治理论科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政治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考试的学科范围包括: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3、毛泽东思想概论、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5、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或有关基本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的运用)。6

2、、形势与政策  考查的知识范围详见本大纲第二部分;基本题型示例参见第三部分。  三、评价目标  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6.准确

3、、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述。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必答题为90分,考查范围和内容比例为: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约22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约20分。3、毛泽东思想概论约18分。4、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约20分。5、形势与政策约10分。  选做题为10分,考生应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第

4、Ⅰ道试题考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内容,第Ⅱ道试题考查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中的一门或多门的相关知识,认识和分析当代世界一些重要问题的能力;若考生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四)题型比例: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约16%.选择题Ⅱ(在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约34%.分析题约50%. 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

5、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

6、,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与系统。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过程性。规律及其客观性。现象和本质。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  2.事物发展过

7、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对立统一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  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

8、作用。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  观及其现代意义。  2.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从感性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