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

(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

ID:36679582

大小:264.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3

(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_第1页
(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_第2页
(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_第3页
(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_第4页
(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elcome2004年第11期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姜鲁鸣(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100091)内容提要:现阶段我国国防开支的规模和结构显现出明显的低效配置特征,表明国防预算制度运行处于非均衡态。实现国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制度障碍,来自于国防预算制度的主体缺陷,即主体缺位和主体多元并存。由此造成了我国国防预算运行中的利益主体结构不均衡,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动力结构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之间不一致。关键词: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博弈分析一、引言新军事变革的蓬勃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昭示着中国国防预算制度①运行环境的重大变化。

2、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国防预算制度虽然在捍卫国家安全和统一、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还在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它在总体上仍属于传统的基数型预算制度,因而势必与新的制度环境发生矛盾,从而导致国防财政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态或低效率态。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对军费及其预算进行了总体性的研究,库桂生、全林远(1999)提出了军费研究的一般范式与框架,孙志强(2001)研究了我国军费发展战略,袁明全、张爱平(1998)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军队预算基本原理。国外学者HartleyandSandler(1990,1995)、DegerandSen(1990)探讨了军费决定尤其是军事联盟的防务需求问题,Kapstein

3、(1992)、Ippolito(1990,1994)等从实证分析角度论证了美国、北约国家的防务预算。WilliamsandMcGinnis(1992)根据理查德森(Richardson,LewisF.)的作用-反应模型(action2reactionmodel),将官僚、总统、国会都视作国防预算程序中各自独立的组织,并且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决策规则或反应函数。从研究现状看,现有的西文研究文献,对国防预算描述性研究的文献多,理论研究的少;个案研究的多,共性研究的少;以国防预算法为对象的研究多,直接研究国防预算制度的少。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直接以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为对象的研究文献。本文运用实证方

4、法分析了非均衡条件下我国国防财政资源配置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在博弈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防预算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和实现国防财政资源效率配置的主要制度障碍,进而阐释了我国国防预算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二、非均衡态的资源配置效率如何准确衡量国防预算制度的效率始终是一个难题。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对经济投入与安全产出这两个不同质的项目进行评估和比较,或者如何对非货币性的国家安全产出进行量化评估。在这种情况下,以国防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估国防财政资源配置效果,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沿着这种方法,评判国防预算制度的效率,主要应当以国防预算资金分配的规模是否适度、结①本文所探讨的国防预算制度主要

5、是以军费分配为主的预算资源配置制度。欢迎来主页欣赏107©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welcome姜鲁鸣:中国国防预算制度非均衡态分析构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有效、配置过程是否稳定四项要素为依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规模适度和结构合理,它更集中地反映着国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这里的分析,是以既定的资源约束为前提条件的。(一)支出规模分析国防费支出规模是国防预算职能和国家防务政策的集中体现,更确切地说,是国家安全职能实现程度在国防开支总量

6、上的集中体现。评估国防费支出规模的合理性,主要观察点是预算所形成的开支规模能否满足国防安全的基本需要。这里的满足,不能仅仅理解为当期国防需求的满足。由于国防力量形成须有较长的周期,故国防投入是否适量应将其与连续若干年度的安全产出联系起来考察;换言之,当前国防投入实际效果,要用未来若干年国防安全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同时,由于各国军事战略不同、国防供给能力不同、物价及购买力也不相同,因而在分析国防预算制度配置资源的效率时,用绝对规模指标是难以得出可比性结论的。因此,本文从可比性角度选择了两项可以检测国防费规模配置效率的指标。指标之一:国防费相对规模。国防费相对规模指标,准确地反映着国防财政资源供

7、给量在国家资源动态供给总量中的比重关系及其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费占GNP或GDP的比重以及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上是不断下降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的数据计算,1991年—2002年,国防费占GDP的平均比例下降到1129%,其中1995年—1997年连续三年比例仅为1109%、1106%和1109%;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下降到8193%,其中2001年和2002年分别只有7163%和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