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

【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

ID:36683588

大小:4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13

【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_第1页
【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_第2页
【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_第3页
【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_第4页
【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doc】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绚丽的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名人写真~一…一一....2006年6月28日,是杰出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国原子能科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时奥?居里夫妇的人室弟子钱i强先生逝世】4周年.回想起他对中国原子能科学成就的功绩,尤其是他在晚年对出版事业的关怀和支持,让我深深怀念,终生难忘.从"红领巾"时代起,钱三强先生就一直是我心中十分仰慕的科学家.那是在1964年lO月16日,我当时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从《中国少年报》上看到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

2、后,知道钱先生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看到我国有那么杰出的科学家为中国人增了光,我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兴奋与自豪,很想亲眼目睹他的风采.这决不是孩子气的冲动,我的这种心情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淡薄,而是一直伴随着我长大.一切恍如昨日,14年后,我在大学时代读了钱先生不少的书和文章,●黄健受益匪浅,他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品质更是令我高山仰止,想见到这位杰出科学家的愿望更加强烈了.1990年,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年春天,经钱三强先生的秘书葛能全和吴丽芸介绍,我认识并见到了钱j强先生.当时.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在组织编辑"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拟聘请钱先

3、生任顾问并题词.经吴丽芸秘书的安排和钱先生本人的同意,我于1990年2月23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第一次见到了钱先生.钱先生待人和蔼可亲,爽直谦和,丝毫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我同他无拘无束地交谈,并亲耳聆听了他那闪烁着深邃的智慧火花的教诲.钱先生听完我关于"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的汇报后,充分肯定并支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他说:"出版这套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的传记,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对于全社会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树立一种重视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和理解科学的精神,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他还说:"科学是靠人来做

4、的,我们确实需要鼓励,表扬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以振兴中华民族."钱先生接见了我大约一个小时,最后他同意担任"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的顾问,并当即为丛书题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振兴中国的科技事业."临走前,钱先生说:"现在为科学家树碑立传的出版社不多见,你们的精神很可嘉,要把这件事情做1991年11月,钱三强写给作者的信好."钱先生的关怀,支持和鼓励,是对我们出版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第二次见到钱先生是在1991年lO月,当时我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工作.这一年,社里正在组织编辑大型少年科普图书《少年科学文库》(《新编十万个

5、为什么》是文库中的一套书),拟聘请钱先生任《少年科学文库》顾问并作序.当时,钱先生正在北京主持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议.经安排,钱先生在百忙之中抽空听了我的汇报.他非常支持这一工作,说:"科普工作很重要,它的任务就是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传授给大众,尤其是传授给当代青少年,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科普工作."同时介绍了他所写的一本着名科普书《重原子核二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f该书获第届全国优秀科普图书荣誉奖1.之后,他欣然答应担任《少年科学文库》顾问并撰写序青.1991年11月1日,我接到钱先生亲自从北

6、京寄来的专递快件,内装钱先生为《少年科学文库》撰写的代序《致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和他给我的亲笔信.在信中,他着重强调了三点:"第一,说《少年科学文库》是开启现代科技知识宝库的钥匙,缔造21世纪人才的摇篮并不夸张;第二,少年儿童朋友要想胜任驾驶时代的航船,就必须从现在起努力学习科学,增长知识,扩大眼界,认识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II.II.I1名人写真钱三强(左二)与作者(右二)合影的社会主义而艰苦奋斗;第三,衷心地希望少年朋友一定为当好2l世纪的主人,知难而进,锲而不舍,从书本,从实践汲取现代科学知识的营养,为中华民

7、族的科学技术实现划时代的崛起,为中国迈人世界科技先进强国之林而不断努力."字里行问,透出老一辈科学家对祖国未来的殷切期望.我第次见到钱先生是1991年l2月,当时我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周光召院长是经钱先生的推荐参加原子弹设计工作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构造设计者和主要计算者1主编的《跨世纪的中国科技》一书,请钱先生任顾问并作序,钱先生欣然答应.他为此书撰写了《抓紧作准备,迎接新世纪》的代序.laao.1月4日.钱三强(左一),杨振宁(左二),周培源(左三),李政道(右一)等科学家在广州出席粒子物理理论研论会他在

8、序言中写道:"时光太匆匆,伟大的2O世纪正在一天天离去.而更加绚丽的21世纪正在一天天来临.在这跨世纪的时刻里,当人们回顾即将走完的这100年的历程时,一个共同的认识是:科学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