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

ID:36693324

大小:4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3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_第1页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_第2页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_第3页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_第4页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自动保存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秋季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学习目标:1、牢固掌握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培养运用所学指导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推导一年中昼长变化过程的方法。3、激情投入,享受成功,树立辩证的宇宙观。预习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2、组长设计不同层次问题,对A、B、C三层同学进行提问,帮助同学落实基础知识,搞好二次过

2、关。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书面完成。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5、课前预习限时30分钟、独立完成。教材助读: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2)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内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高度最大。小结:太阳直射点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____。(同一纬线上各点正午太阳高度____)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分布规律春秋二分日:太阳直

3、射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____,正午太阳高度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____值,冬至日前后达一年中的最____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____次。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纬度差指该地所在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纬度差值)5、正午太阳高度角问题的

4、综合应用阳光照射方向、日影的长短问题、楼房间距的问题、热水器的安装角度问题等二、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总结:1、赤道处始终____;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____。2、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____;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____。第页共页2011年秋季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3、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__夜__,且纬度越高,昼越__,另一半球相反。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现象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三、季节更替:1、赤道附近低

5、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变化不明显。(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终年变化不大,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很大)2、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且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很小)3、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都很大)信息链接:四季的更替当地球公转到3月21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时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的,正是春季,南半球此时正是秋季。当地球转到6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便进入了夏季,而南半球正是冬季。

6、9月23日左右时,阳光又直射到赤道上,北半球进入秋季,南半球转为春季。当地球转到12月22日左右的位置时,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北半球进入冬季,而南半球则进入夏季。接下来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新一轮的四季交替又要开始了。预习自测:1.下列节日中,上海白昼最长的是()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2、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3、直射点处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上昼夜平分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南极圈以内为极夜4、直射点移动从d

7、→a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B.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第页共页2011年秋季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C.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D.地球公转逐渐趋向远日点5、一年中每天正午有日影且都是朝北的地方是:()A:南极点B: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各地C:北半球各地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各地区。6、读右图,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可能是:()①北纬23o26'和东经120o②南纬23o26'和东经120o③北纬23o26'和西经120o④南纬23o

8、26'和西经120o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我的疑惑:探究案质疑探究:探究一:黄赤交角与五带问题: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者变小,分析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探究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的关系问题: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有什么关系呢?探究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问题: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第页共页2011年秋季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拓展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