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

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

ID:36694715

大小:8.20 MB

页数:109页

时间:2019-05-13

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_第1页
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_第2页
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_第3页
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_第4页
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论文评阅人1:评阅人2: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⑧答辩委员会主席:蔓互l众委员1:王健委员2-迕亘垡委员3:韭蟹叠委员4:郑全全委员5:㈣㈣—TheInflue—nceofVisua..1.CluesandAnglePerceptionErrorI]IlmSlant-_·___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_一.PerceptionanditsCognitiveProce

2、ssingMechanism.Author’Ssignature:⑧Supervisor’Ssignature:ExternalReviewers:隐名ExaminingCommitteeChairperson:Q曼,Li曼些QngExaminingCommitteeMembers:盟堑舀丑堑X乌旦堑虹垒Zh堑舀Zh封迪坠金n舀Q丛堑鲣堑Dateoforaldefence:lQS坌p:2Q12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

3、获得逝姿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乏寡签字日期:№,2年,月c≥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姿盘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迸l江盘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毛辱导师签名:签字日期:hLl年7月【乙日签字日期:bfl年y月l乙日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致谢

4、“当空中的尘埃落于大地,阳光透过石缝,一切都在闪闪发光。”尘埃落定!回首六年的博士生涯,感·既良多。新生报到时的兴奋与迷茫、第一次做读书报告时的紧张、写第一份文献综述时的困惑⋯⋯一一的浮现于脑海。能够从当初的迷茫和困惑中慢慢成长,学会理性的分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智君教授!张智君教授严谨细致的学术风格,谦逊儒雅的作风,都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张老师在六年的时间里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浙江大学心理系的全体老师:刘爱伦老师,钱秀莹老师,沈模卫老师,许百华老师,郑全全老师,马剑虹老师⋯⋯,谢谢你们带我走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感谢负荷实验室所有的同学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对我的帮助

5、,感谢唐日新、赵均榜、刘玉丽在论文构思上给予的帮助,感谢赵亚军同学多年以来的鼓励,感谢刘炜、刘志芳、袁旦、张晨、孙钊、唐溢、于洋、吴彬星、张静妹、张瑶池、李秉辰在实验过程中的大力支持。感谢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王健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我的父母多年以来对我的支持,是你们对我的关心和鼓励,让我坚持下来,使我在每一次痛苦难过的时候都有一个温暖的疗伤港湾。王寰二零一二年九月七日于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及其认知机制摘要地理坡度知觉(geographicalslantperception)是人们关于斜坡相对-?水y-地表倾斜程度的知觉。以往研究

6、显示,坡度知觉并不准确,即人们对坡度的知觉往往出现较大的高估,虽然视觉线索、感觉通道、报告方式、生理状态等因素对坡度知觉有影响,但是坡度知觉产生高估的原因及其认知机制仍缺乏系统的探讨。本研究通过考察视觉线索和夹角知觉偏差对坡度知觉的影响,旨在探讨坡度知觉高估现象的成因,并利用坡度知觉的适应效应揭示坡度知觉高估现象的认知机制。本研究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实验1至实验2)在以往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坡度知觉的高估现象,主要考察不同报告方式对坡度知觉的影响以及坡度知觉是否随坡度感知次数增加而发生变化;第二部分(实验3至实验5)考察斜坡表面纹理线索、地表参照和地理坡度角等视觉线索对坡度知觉的影响

7、;第三部分(实验6至实验8)考察夹角知觉是否存在偏差以及坡度知觉是否与该偏差存在关联;第四部分(实验9)应用适应范式,考察坡度知觉是否存在适应效应,进而推测坡度知觉的认知加工机制。本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斜坡一地表所形成的地理坡度角是影响坡度知觉的重要因素,对地理坡度角的认知加工有助于降低坡度高估的程度。(2)夹角知觉偏差是影响到坡度知觉的重要因素,矫正夹角知觉偏差有助于降低坡度知觉高估的程度。(3)坡度知觉存在适应效应,提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