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

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

ID:36695190

大小:703.0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5-13

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4页
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综述一、规划回顾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自古有“楚西厄塞、巴东为首”之说,“川鄂咽喉、鄂西门户”之称。境内三山(巴山、巫山、武陵山)相连,两江(长江、清江)贯通,两道(209、218国道)纵横,巴东长江大桥飞架长江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巴东县城区位于县域北部,依山面江,为“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沿长江两岸共七个组团,长江南岸由东至西包括黄土坡、大坪、白土坡、云沱、西壤坡五个组团;长江北岸包括西部官渡口和东部东壤口两个组团。巴东县城区受地质灾害制约,曾三次选址,两次搬迁。1979年巴东县

2、新城址经地质勘查比选定址于黄土坡,1980年由湖北省规划院完成城区总体规划,198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1984年开始建设。1990—1991年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在对黄土坡进行详勘后,认为黄土坡存在大型岩质古滑坡,应控制性使用,经省有关部门与县政府反复考察研究确定,巴东县城需沿江拓宽新址。伴随三峡大坝工程的动工兴建,1992年湖北省规划院根据长江委一勘队提供的地质初勘报告和确定的县城迁建新址编制了巴东县城搬迁总体规划,并于199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95年长江委综合勘测局提交了县

3、城新址详勘地质报告,因发现新城址西壤坡、云沱、白土坡、大坪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滑坡体及崩塌体等地质问题存在,湖北省规划院受长江委委托对巴东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合理调整。1995年编制的《巴东新县城搬迁扩建总体规划(调整)》主要内容如下。1、规划期限近期1995—2000年远期2001—2010年2、人口规模近期4.7—5万人远期8—9万人3、城市性质巴东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发展食品、化工、建材为主的工业基地,是鄂西地区的重要港口并具山区民族特色的旅游依托城市。4、城区规划结构沿江带状组团式结构。5、功

4、能分区及人口分布西壤坡——行政办公、金融、商贸、医疗中心,城区主要居住用地,人口规模2.2万人。云沱——文教、体育中心,适量的商业服务用地,人口规模1.5万人。白土坡、大坪——无污梁或轻污染工业和仓储用地,人口规模分别为0.85万人、0.7万人。黄土坡——商业、居住为主的混合区,严格控制发展,人口规模0.5万人。东壤口——化学工业和有一定污染工业区,近期按集镇进行安排,远期纳入城区,人口规模1.25万人。官渡口——以旅游服务功能为主,兼具旅游产品开发工业的旅游服务综合功能区,近期按集镇进行安排,远期纳入

5、城区,人口规模2.0万人。二、规划编制背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稳步实施,恩施州是湖北省唯一一个纳入西部开发范畴的自治州,巴东县作为恩施州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重大建设项目上得到国家更多的优惠条件及政策支持;2004年编制完成的《恩施市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巴东县在恩施州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三峡大坝的正式蓄水发电,宜万铁路、沪蓉高速、沪蓉西高速、水布垭工程、西气东输等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或实施,将使区域经济流向产生根本性变化,巴东县在区域中的经济地位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6、,其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巴东县城市建设伴随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也暂告一段落,一个美丽的新山城已屹立在长江之畔;然而,新的地质灾害现象不断涌现,给巴东县城市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根据《湖北省三峡库区巴东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和《巴东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内容,未来的巴东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路又在何方?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巴东县委、县政府作出修编《湖北省巴东县城市总体规划》的决定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三、规划指导思想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7、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综合载体功能,建立起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的协作体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塑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滨江山城。四、规划修编重点巴东县新县城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其城市规划和城镇建设历来备受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等各级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根据《湖北省三峡库区巴东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和《巴东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提出的要求,为保证巴东县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巴东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确定本次规划修编重点如下。1、根据城区地质安全评

8、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在分析巴东城区建设用地容量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2、根据城区地质安全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一步完善城区各项功能布局和专项工程规划,尽可能减少人为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3、综合分析巴东县城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质等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进一步明确县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分工,加强城区和县域城镇的协作关系。五、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