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ID:36703761

大小:4.05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5-10

计算机断层扫描_第1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_第2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_第3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_第4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断层扫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omputer计算机Tomograph断层扫描CT基础知识—软件成像原理及图像处理CT的基本原理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hy,简称CT),是计算机与X线检查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当高度准直的X线束环绕人体某一部位作断面扫描(通常是横断面)时,部分光子被吸收,X线强度因而衰减,未被吸收的光子穿透人体后,被检测器(detector)接收,然后经放大并转化为电子流,作为模拟信号输入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运算,重建成图像,由阴极线管显示出图像来,供诊断用。 检测器接收射线信号的强弱,取决于人体截面内组织的密度,密度高的组织如骨吸收X线较多,检测器测得的

2、信号信号弱;反之,如脂肪、含气的脏器吸收X线少,测得的信号强。这就是CT利用X线穿透人体后的衰减特征作为诊断病变的依据。 计算机将检测器接受到的射线信号的强弱利用数学处理方法重组图像,显示到荧光屏上,就形成受检面的CT图。螺旋CT横断位扫描CT值CT的特点是能够分辨人体组织密度的轻微差别,所采用的标准是根据各种组织对X线的线性吸收系数来决定的。为了计算与论述方便,将线性衰减系数划分为2000个单位,称为CT值。以水为0值,最上界骨的CT值为1000;最下界空气的CT值为-1000。 实际上,CT值是CT图像中各组织与X线衰减系数相当的对应值。 CT值不是绝对不

3、变的数值,它不仅与人体内在因素如呼吸、血流等有关,而且与X线管电压、CT装置、室内温度等外界因素有关,所以应经常校正,否则将导致误诊。正常组织的CT值CT值(Hu)类别CT值(Hu)类别0±10水50~70肝脏3~8脑脊液-20~-80脂肪13~32血液80~300钙化64~84出血-600~-800肺组织50~65或略低脾脏400以上骨皮质窗宽、窗位人体组织CT值的范围为-1000到+1000共2000个分度,而人眼不能分辨这样微小灰度的差别,仅能分辨16个灰阶。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细节的显示,能分辨CT值差别小的两种组织,操作员根据诊断需要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和亮

4、度,这种调节技术称为窗技术--窗宽、窗位的选择。 窗宽是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CT值范围。窗宽的宽窄直接影响图像的对比度;窄窗宽显示的CT值范围小,可分辨密度较接近的组织或结构,如脑组织;反之,窗宽加宽的CT值幅度大,对比度差,适用于分辨密度差别大的结构如肺、骨质。 窗位是指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数。窗位的高低影响图像的亮度;窗位低图像亮度高呈白色;窗位高图像亮度低呈黑色。影响CT图像的因素1、窗宽、窗位 如果要获得较清晰且能满足诊断要求的CT图像,必须选用合适的窗宽、窗位,否则不仅图像不清楚,还难以达到诊断要求,降低了CT扫描的诊断效能。 2、噪声和伪影 噪

5、声:分扫描噪声和光子噪声。 伪影有: 患者在扫描中移动、呼吸、肠蠕动等可造成移动伪影; 人体内、外金属异物,术后银夹、枕骨粗窿,鸡冠等过高密度影产生放射状告密度条状影; 机器本身发生故障。 3、部分容积效应和周围间隙现象。 4、CT的分辨率 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CT的增强扫描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使病变组织X线吸收率增高,加大了正常与病变组织间灰阶的差别,从而提高了病变的显示率。这种方法称之为造影增强检查。 病变组织的强化是由于其含碘量增加而使局部密度增高,其机理主要:1.局部血流量增加(异常血管增生)或血液内碘含量增高;2.血脑屏障遭到破坏,造影剂漏出

6、血管外等因素有关;3.病变组织内造影剂的代谢与正常组织代谢不同,造成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间灰阶差别。 常用造影剂有:①离子型造影剂,如泛影葡胺; ②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 造影剂的给药方法 ①一次性注射或集团注射法 ②静滴法 ③蛛网膜下腔给药作椎管或脑室CT的检查过程病人准备(胃肠道准备,对比剂过敏试验,呼吸训练,心理准备等)定位(选择适当的扫描体位)扫描定位像进行断面扫描进行图像的传输,存储和打印在图像处理工作站上进行图像高级后处理(2D,3D,Perfusion,CardiacIQ)一般检查可在5-10分钟内完成CT常用高级后处理方法随着螺旋CT的迅速

7、发展,CT可进行连续的大范围薄层容积数据采集,从而能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显示,增加有效的诊断和定位信息。目前常用的CT高级后处理方法有:MPVR,MIP,Curve,SSD,Navigator等MPR(多层面重建)计算机将横断面图像上的二维体素重组后获得冠状位、矢状位、斜位和曲面重建图像。用于显示病变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MPVR(多平面容积重建)在三维的基础上应用MPR技术,可采用平均(Average)、最大(MIP)、最小(MinIP)三种密度投影法来显示图像MinIPAverageMIP同一部位MPVR图像,分别用不同方法显示,其效果不同MI

8、P(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不同层面垂直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