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

ID:36704685

大小:2.52 MB

页数:240页

时间:2019-05-10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_第1页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_第2页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_第3页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_第4页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程》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09临沂师范学院传媒学院传播学概论杨中举1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如何把握传播概念(1)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社会学传统: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精神象征和传递保存手段。美国学者皮尔士:符号学传统:传播是观念或意的传递过程,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的特殊作用。2两者融合,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信息科学出现,提出信息的概念,扩大了传播学的视野。施拉姆:传播至少要有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传播学者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是信息的传递,不仅是包括新闻,也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等等。3(2)信息科学

2、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指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包括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的定义: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客体统一,符号意义统一。社会信息与其它信息的共性:物质属性,以质、能波的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不单纯表现为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伴随复杂的精神心理活动。4(3)传播的定义定义: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交流、交换、扩散。2)社会传播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

3、系的体现。3)社会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受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4)经过符号中介。55)社会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行为:人的传播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的关系。过程:从信源到信宿的一系列环节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系统:各种传播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其所引起的总体发展变化。6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传播系统-信息系统)社会传播:人内传播-典型系统性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人际传播-两个个体系统的相互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群体传播-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对个人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发挥制约作用组织传播-结构秩序更为严密

4、的社会集合体,有明确组织目标,是执行特定功能的系统大众传播-特殊-广泛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社会互动系统,社会管理和控制系统。7大众传播(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传播内容公开,有别于私下或内部传播活动。(5)延迟的反馈机制,受众对传播过程缺乏即时的干预能力。8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一般社会系统理论的著名学者布克里指出,社会环境适应过程需要五种要素:(1)要有不断向社会系统内引进“复杂性”(多样性)的源泉;(2)要有既保持系统内的紧张状态又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需求的

5、机制;(3)要有将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适当连结的双向传播网络;(4)要有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的变化而进行自主决策的系统;(5)要有保存并普及意义、象征和价值体系的有效机制。9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执行功能的前提。(2)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子系统:经济、政治、文化信息系统;个人、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信息系统。例证: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证明,大众传播中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影响。(3)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研究证明,不确定性:拒绝的可能性,多变的系统。(4)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

6、完善的系统。10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政治 经济 文化系统的紊乱传播障碍 结构与功能障碍传播隔阂 个人之间 个人群体成员组织等无意与有意●传播学作为社会科学,其研究焦点:●传播学作为应用科学,其研究焦点:11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略)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马恩把交往作为与生产力与分工同等重要的范畴看待。物质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精神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活动。精神交往理论是马恩的传播观。与行为主义传播学区别:行为主义传播学,基本上以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看待传播。不从信息的

7、生产过程和结构中寻找思想观念价值倾向产生的原因。12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辨证关系中把握传播前提: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辨证关系: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之际,精神生产的状态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精神交往理论提供了科学的传播观,既不能(经济基础还原论),也能(头重脚轻)。133.研究传播学,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