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

ID:36710032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4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_第1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_第2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_第3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_第4页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认识水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水》教学设计虎林市实验小学宋志娟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有三个活动,一是学生间交流有关水的已有认识,二是识别水和其他的物质,三是给物质分类。  开展有关水的知识的交流,教师将有机会评估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前有关水的原有知识,学生也将在此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分享和质疑。学生运用网状图进行记录,可以帮助他们将水的知识进行分类和梳理,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水在哪个袋中的活动,将调动学生运用感官和已有经验来识别水和别的物质,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丰富关于水的感性认识。  分类活动是在学生识别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分类的标准可能有多种,他们可能会根据识别活动中不同感官的感知结果

2、来进行分类,比如根据手摸的结果,分为软的物体和硬的物体,这在学生初次分类中是十分正常的。教科书中将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分类直接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期望学生对感性认识进行反思,关注这三类物质的主要区别。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管把石头、木头、树叶放到哪里,它们的形状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液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但体积的多少不会变化。水和牛奶在袋子中就会流动。气态物质,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装有空气的袋子摸起来是软的。学生在这节课中完全可以根据袋子的形状变化认识到三类物质的差异,但它们在体积

3、上的差异学生就很难知道。体积上的区别将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认识。同时,有关固体、液体、气体的概念也将在本单元和教科书其他单元的学习中不断地丰富和构建。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教学准备:  给每组准备

4、:7个编号的黑色塑料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应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来装三种液体:水、牛奶、白醋(先用已编号的透明无色袋子装着);三种固体:1块石头、1块木头、几片树叶;气体:空气。)空白小卡片6张。记录单1张。  教师演示材料:7个与学生同样的袋子(依次排列于演示台下),网状图,标有7种物质名称的活动卡片,标有板书用的纸条若干张,编有6、7号码的透明杯子各1个,筷子、一次性杯子若干。  学生准备材料:红或黑色的水彩笔或记号笔、教科书教学流程:  一、关于水,你都知道些什么?  1、知道今天的科学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吗?我写一个字你就知道了?(师板书:水)  2、水

5、,大家熟悉吧?那关于水,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比如说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水存在的形态又有哪些?像有的时候水是以淡水的形态存在的,有的时候是以冰的形态存在的,也有的时候是以雨的形态存在的,是吧?还有关于水的用途、水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你又知道些什么?(板书:淡水、冰、雨;贴出纸条:水是什么样的/特点、存在形态、水的用途、水与生物的关系)先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一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为学生更有效地收集事实做准备。收集事实是研究问题的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出示网状图告诉他们要填写哪些知识,而是采用先分类的方式引导他们仔细思考,让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去领悟,从而逐步养成

6、有序地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这项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活动中蕴涵着巨大的价值。)  3、我这儿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些小卡片,待会请各小组把你们所知道的关于水的知识都写在小卡片上,一张卡片写一点,用水彩笔或记号笔把字尽可能写得大点,比如我就写“淡水”两个字可以写这么大(出示写好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待会儿每个同学都写好之后,先在自己小组商量一下自己的卡片该贴在什么位置,然后再把它展示到黑板上来,明白吗?  4、写之前可以先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小组写得内容不能重复哦。(生交流、书写,师发卡片,并巡视)  5、引导写好的小组先思考贴的位置,再把卡片贴到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7、在黑板上贴纸条提示:已经贴了的同学注意观察,其他同学贴的位置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并思考为什么?)  6、请学生们上台进行调整、整理,并要求说明调整的理由。  7、看情况介入:如“金鱼”是什么意思?像这个意的还有哪些?这些又说明了什么?(植物离不开水……)从而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卡片在调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  (设计意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水是他们在熟悉不过的了,他们可以说出水的很多相关知识。但是他们的思维是断的、零散的、支离破碎的。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把这些点进行归纳并用圆圈和直线穿起来形成一张有结构的网状图。使用网状图可以帮助学生围绕中心词作尽可能

8、多的联想,由此教师可以了解到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知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