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ID:36718031

大小:395.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5-10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_第1页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_第2页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_第3页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_第4页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介绍孙红保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一、修订的相关背景1.广泛征求意见(1)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向29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42个国家级实验区发出了“关于组织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据统计,全国参加本次征求意见的教师达到11万余人(其中化学教师17000余人)。(2)通知的主要精神:●认为六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全面检验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积累了丰富的修改建议,具备了修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修订工作的主要背景●要求重点征求各学科优秀骨干教师的意见;征求教研部门、教科研部门、本行政

2、区域内高等学校、省级教育学会等各有关部门或学术团体的意见。并设计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提纲》”。●要求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主要采取填写《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表》的方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则要形成修订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建议报告。(2010年教育部对12个省、7个大学课程中心、部分市县和出版社下发试卷,征求对《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意见。)(3)总体意见反馈:●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总体上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一是认为实验稿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认为三维课程目标的确立是合理的;二是认为实验稿较好地解决了“

3、繁、难、偏、旧”的问题;三是认为“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改善教学和教学研究行为;四是认同“评价建议”有利于引导教师积极地评价学生学习行为和成就。●提出的重要问题和建议有以下四条:一是课程容量和难度仍需要调整;二是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不同经验背景的教师对某些知识内容的安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三是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内容范围和教学要求要更加明确、具体;四是要加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4)学科意见反馈:对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具体意见和建议,由有关单位分别进行了归纳、整理,并于2007年下半年将整理结果反馈给各学科修

4、订组。其中对化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意见共有55条。修订组全体会议逐条讨论,有56.7%的意见被采纳、部分采纳或有类似的其他变动。例1.天津市提出的修订意见:前言部分关于“化学”的论述是否应和高中课程标准一致——意见被采纳,同时修订组也有相同考虑。例2.湖南省提出的修订意见:科学探究实例3难度太大,学生无法操作——意见被采纳,删去了例3。例3.安徽、海南、黑龙江、四川、吉林、宁夏和重庆提出的修订意见:建议提供较多的可实施的案例供教师参考——意见也被采纳,与实验稿相比,增加了11个实例。例4.安徽省、辽宁省提出的修订意见:要求“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有关实验内

5、容至少要有50%是让学生动手完成的;学会理事长反复嘱咐:“一定要加强化学实验环节”——修订组也有类似的考虑,增加了八类学生至少要完成的“基础的学生实验”。2.修订启动会议——教育部于2007年4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万寿庄宾馆,召开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会议”,各学科修订组核心成员出席会议,修订工作正式启动。——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二是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老师教得太聪明,学生就要笨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试一试与严格证明)的关系;生活情景与知识系统的关系。——要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课程标准与与教学大纲的区别;二是三维

6、目标的落实;三是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一个问题:课程标准与与教学大纲的区别。教学大纲主要关注的是“应该教什么”和“掌握到什么程度”这两件事。所以教学大纲中都详细规定了每一学年、学期的教学内容,特别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俗称“双基”),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其要义是以知识为本,其教学目标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性目标”。课程标准则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学、人文素养的提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每一个学科都应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做出贡献。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基本思想

7、”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把“双基”扩展为“四基”。与此对应,教学大纲对能力的要求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是质疑,其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过程,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逻辑起点,没有思就无所谓疑,没有疑就不可能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我国教育教学的传统是十分重视“思”和“疑”的。如强调“学思习行”、强调“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明代教育家张载还提出:“学则疑”“学贵疑”“于无疑处生疑”等重要观点。这些都说明了培养学生质

8、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理念由“知识为本”到“育人为本”的转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