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

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

ID:36722994

大小:308.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_第1页
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_第2页
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_第3页
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S社舍一理论新探ocia、WOrk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研究综述木张进美刘武(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摘要】公民慈善捐赠作为国家慈善事业的基石,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界关注。当前各位学者除了阐述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的重要性外,还着重研究了公民慈善捐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学者们把研究重点落在了“哪些因素影响了公民的慈善捐赠行为”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公民做更多慈善捐赠”。[关键词】公民慈善慈善捐赠捐赠现状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1)05-0047-04公民慈善捐赠对于发展

2、慈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一)影响慈善捐赠行为综合因素的探讨慈善事业不竭的源泉,也有助于实现良好道德风尚和人际和国内学者对慈善捐赠综合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是定性研谐,还有助于促进公民理眭财富观形成。目前,学者对公民慈究。刘新玲(2006)认为:生存势差和个体经济状况是决定慈善捐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公民当前捐赠善行为的先决条件,慈善氛围和制度是催生人们乐善好施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二是关于公民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外部条件,而鼓励向善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及同情、善爱之研究;三是关于促进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的对策研究。心和理性财

3、富观是慈善行为发生的道德基础;董文杰(2009)一认为影响慈善行为的因素有内外两方面,内在因素即人的心、关于我国公民慈善捐赠行为现状的研究关于慈善捐赠问题,学者首先关注的就是我国公民慈善理需要、信仰及道德素质;外在因素有文化传统、法律制度、经捐赠现状问题。刘孝龙(2009)认为我国当前公民慈善理念济和政治。对这些慈善行为综合影响因素的分析虽全面但不存在偏差,致使公民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低,甚至呈现出够深入,也未比较各因素的大小。“个人捐赠冷清”的现象。刘澄等(2006)认为,当前我国私当然,也有学者从实证方面对此进行研究。黄镔云人捐赠额

4、与国民收入不成比例,私人捐赠积极性不够,而且中(2007)通过调查回乡农民工,得出影响其捐赠的因素有经济国富豪和民营企业家个人捐助的整体状况与其财富量不成比收入、家庭负担、家人态度、捐赠物资管理规范、政府政策导向例。除了上述问题,中国现代慈善捐赠主体格局也未成型(高等。NeeliBendapudi等(1996)也从经济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研功敬、高鉴国,2009)。究对居民捐赠行为的影响。二、关于公民慈善捐赠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二)影响居民慈善捐赠行为的各主要因素分析通过广泛地文献检索,笔者发现各位学者对慈善行为影各学者对影响公民慈善行为主

5、要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响因素的分析角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者从某一方面来分析在:慈善认知、慈善捐赠的社会网络体系、慈善行为动机和人影响因素,另一些学者则将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口统计学因素等四方面。【作者简介】张进美,东北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保障及社会调查研究;刘武,东北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保障与社会调查研究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2009B079)社会工作·学术47S、社oci舍a工wo作rk理⋯论新⋯探’’1.慈善认知对居民慈善捐赠行为的影响源于现行税收优惠政

6、策的缺陷;冯俊资(2010)更是全面分析公民慈善认知水平决定慈善发展状况,而人们对慈善的出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有内在和外在两方面,而外在因素主认知和理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目前,学者对要有慈善组织状况、税收优惠政策。可见,国内学者关注税收这个问题的研究一般都从“慈善意识”、“慈善理念”等人手。优惠政策对个人捐赠是否存在影响,且大部分研究均认为目社会转型期,“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逐步被前的税收政策对捐赠激励不够。笔者认为,我们还应着重研遗弃,许多人对慈善捐赠存在一定认识误区和观念障碍,且究如何才能发挥税收政策的作用?“熟

7、人文化”也制约现代慈善意识形成(吴燕,2008)。刘美除了上述研究,不少学者还研究慈善组织等非营利机构萍(2007)除了肯定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还指出被扭曲的价对个人慈善捐赠的影响。杨优军、刘新玲(2007)认为,在我值观、财富观对人们慈善意识形成的阻碍。这些研究者都承国,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慈善组织,都存在制约民众参与捐赠认慈善意识对公民慈善捐赠的影响,也看到了“熟人文化”的的问题:一是慈善组织数量少,不深入民众;二是慈善组织筹影响,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以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人情关款机构、执行机构职能不清,效率低下,缺乏公信。崔树银和系”

8、来探讨。朱玉知(2009)针对汶川地震后公众对有些慈善组织信任程除了上述研究,还有学者专门调查公民慈善意识状况。度降低的情况,分析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的原因:一是缺少规杨明伟(2007)调查了济南市223名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