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ID:36734455

大小:3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14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政治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春天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赋予了春天不同的感情色彩。据此回答1~2题。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这首诗使阅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这表明()A、人脑能复制意识B、联想具有主观性C、高雅艺术一定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D、人类为自然界立法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百年前,诗人丘逢甲在春光明媚的季节却感到愁绪难遣。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

2、清政府割弃台湾的耻辱令诗人生活在痛苦之中B、意识明显受到人的情绪的影响C、由于立场不同,即使在春天诗人也感到寒意D、爱国的诗人感受不到春的到来3、《增广贤文》大约成书于清代中叶,清末则广泛流传于社会,它是一种训诫类蒙学读物。其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务要见景生情(指一定要随机应变),切莫守株待兔”说明的是()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②事物的变化就是发展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③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21世纪第二个五年经

3、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从战略全局出发是基于下述哲理()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B、整体是部分以合理的结构所组成的C、整体离开了部分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5、当前解决“三农”问题,要实现的转变之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必须树立全局观念③认识是不断深化的④全面的观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不断增强

4、我国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这主要说明()A、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D、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的季节。据回答7~8题。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萧瑟的秋天,作者却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说明()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B、客观事物作用于不同的人脑会产生不同的意识C、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

5、观事物的如实反映D、伟人常有别于普通人的想法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28个字,却让人感受到秋风、秋雨、秋情、秋意。这种主观感受体现了()A、意识有促进作用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C、不同的人会产生相同的感受,说明意识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的D、“多愁善感”是诗人的特有属性“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据此回答9~10题。9、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表明了()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B、物

6、质是运动的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0、下列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与上述这首诗包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1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C、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D、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

7、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③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④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辩证法思相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