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

ID:36736802

大小:5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14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_第1页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_第2页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_第3页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_第4页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真题》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月,阙也(有删节)张晓风“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五个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

2、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并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光也算圆,它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正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此外,我们更可以

3、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阙其实是受我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的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那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的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早。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

4、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妄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那一刻不美好完满?那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11.将“月”解释为“阙”“使我着谜”的原因是什么?(6分)答:2.作者认为“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答:3.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作简要概括(6分)答: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那一刹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答:修辞手法:作用:(2)本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答:二干细胞——器官之源干细胞

5、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发育成神经、肌肉或血液等成熟细胞、再生各种组织器官或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人体干细胞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能干细胞,可用于直接克隆人体;另一种是多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复制各种脏器和组织。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和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人类疾病的产生一般是以器官、组织、细胞坏死或死亡作为病理基础的,比如角膜损伤或者病变会引起失明;胰腺的胰岛细胞不能分泌会导致糖尿病;大脑中某一部分神经细胞病变会引起痴呆或者是肢体的震颤麻痹等等。干细胞则可

6、以修复那些不能再生的被损坏器官或组织,从而治疗癌症、心肌坏死、自身免疫疾病(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并取代以往的异体间的器官移植。  造血是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早在1909年迈克斯莫(Max·mow)就推测血液中有一些细胞可以造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动物的交叉输血实验中证实了外周血循环中存在着放射动物血细胞再生的细胞,由此证明了外周血干细胞的存在。近30年来,随着实验和临床血液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对造血的发生与调控、造血干细胞的特性、移植免疫学的深入认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技术、血液制品及抗生素等联合治疗有

7、了很大的进展。过去造血干细胞的移植主要指骨髓移植,近10多年来,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快速发展起来。  造血干细胞含量极少,约为骨髓含量的1%。造血干细胞移植是20余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其某些遗传性疾病得到根治的最佳手段。我国科学家仅用20年的时间,就使该领域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起来。通过移植造血干细胞,成年的白血病病人能长期在无病状态下生存,生存率从以前单用化疗的20%左右上升到移植后的70%~80%,数以万计的患者得以救治。  将脑部的干细胞培育成脑细胞并移植给脑患者,可以治疗脑部损伤、帕金森氏症等脑疾病。但是成年动物脑部的干细胞很少,大约每300个细胞中才

8、有1个,它们在脑部的具体位置也不清楚。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很难成功地提取出纯度超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