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

ID:367410

大小:17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7-29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_第1页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_第2页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_第3页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_第4页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首先在于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防止一切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其次在于考查学生在研究课题范围内掌握相关知识的水平及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在于通过答辩使学生进—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在学习上有新的收获。一、答辩教师的基本要求   答辩教师应该比论文指导教师要求高,选聘答辩教师更应注重素质要求:   1、有相应专业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或有较高职称接受过专业训练;   2、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有一定专业学术水平;   3、担任过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并有良好指导效果;   4、接受高校教学部门关于答辩业务的培训。   以上各条应该综

2、合考虑。二、答辩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接受聘请的答辩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职责:   1、正确处理主答辩与副答辩相互之间的关系,通力合作,完成好每次答辩任务。在一个答辩小组里,每个人都有主答辩与副答辩双重身份,只有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好全组的共同任务。   2、认真审查主答辩学生毕业论文的全部资料,仔细考查毕业论文的真实性。   3、认真审读主答辩学生的论文正稿,并作好梳理、记载,全面衡量论文水平。   4、认真设计主答辩提问,可在预设的若干问题中,优选三至五个问题,并用另纸写好答辩题,以便答辩场中当场交给学生准备。   5、认真审查副答辩学生的论文正稿,准备好一二个答辩问题以备答

3、辩场补充提问,并对论文预评出成绩,以备答辩结束、小组讨沦时磋商。.   6、营造严肃而又轻松的答辩场环境,灵活掌握答辩形式,鼓励学生展开辩论。   7、掌握好个体答辩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8、配合书记员作好答辩记录,并在答辩记录上签名。   9、在答辫组长主持下,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质量,评定出毕业论文答辩成绩。   10、根据答辩小组共同评定的成绩和对该论文审查、答辩考查情况,写好答辩小组评语。三、论文的真实性审查  毕业论文的虚假性突出表观在抄袭、剽窃、请他人代笔上。考查真实性,就是考查是否有育抄袭、剽窃、他人代笔行为:1、通过审查原始资料、提纲、草稿、修改稿、参考书目,同正稿对比

4、,一目了然。看论文中材料是否散见于原始资料,看初稿、修改稿、正稿内容的变化和进步情况,看指导教师每次的尾批、旁批的变化。92、通过选题是否联系实际,文章内容中活材料多少亦可以判断。  3、通过文体类型,通过语体感.亦可以与抄书、抄报抄论文区别开来。  4、通过答辩提问,考查本人的工作实际情况,学习专业情况,平时爱好,为什么要选这个题,怎样构思的等等,亦可以考查其真实性。  四、设计答辩提问1、首先要对其真实性作出基本估价,如果没有怀疑,即作其它提问考虑;如果有怀疑,就要首先在真实性方面设计好几个问题,以待答辩场考查。  2、设计提问的问题类型要多角度,不要单打一,要深难与平易结合3、至少要对全

5、文梳理出五个以上问题,然后再从中精选三到五个。  4、设计提问可从如下方面考虑:该课题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是否都论述清楚了?文中还有哪些观点没有阐述清楚或观点有错误?论文写作知识方面如选题、文体基本要素、逻辑结构等等是否符合要求?  5、其它认为可以考查的问题。  关于答辩提问,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要将事先设计的答辩提问与即席提问区别开来,将主答辩教师的设计提问与副答辩教师的配合提问区别开来。即席提问,是根据学生答辩中叙述不清时,或当场发现学生有事先没估计到的能力时,需要继续深入考查的提问。这类提问很重要,但不能过多,不能喧宾夺主。配合提问,是副答辩教师或事先拟好或临场即兴的

6、提问。这也是很重要,它可以保证考查的全面性,弥补主答辩教师的不足,当然也不能过多。五、答辩形式答辩形式有两种:问答式与讨论式。应该以问答式为主兼以讨论式。问答式可以完成预定的考查任务,讨论式可以活跃气氛,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二者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答辩,顾名思义,既答又辩。回答教师提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这是学生义务和权利的统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学生对自己不正确的东西进行辩解,所以,答辩教师要分清辩论与辩解。 六、关于评分标准的把握形式方面:  1、坚持集体研究集体评分原则。贯彻这一原则须是在答辩前预审时主、副答辩教师都各自评分,答辩时都各自当场打分的基础上进行。  2、答辩成绩的评

7、审应以毕业论文本身为主,当考虑学生答辩时的表现。只要论文真实性得到证实,就应基本上根据书面成绩为主计算总分。答辩时的表现,要充分考虑心理因素和性格特点,不可单凭答辩印象决定成败。但如果通过答辩考查,确实动摇了论文的真实性,当然应降低等级直至不及格。  3、用一定比例来框算各个等级,使一个班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的搭配符合“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当然具体处理时要灵活掌握,对个别好的班级可以在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