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

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

ID:36743959

大小:348.7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4

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_第1页
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_第2页
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_第3页
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_第4页
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戏表演系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综合基础考研参考书目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考研招生目录、导师信息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导师及招生人数考试科目4及复试内容001.表演系13名(含1名推免生)130300戏剧与影视学(学术型)7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01.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③611综合基础郝戎教授1*④823戏剧(影视)表演理论陈刚教授1⑴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表演)姜若瑜教授1⑤复试:戏剧(影视)欣赏与评论宋丽博副教授1及:王鑫副教授1⑴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复试含:编演小品、编讲故事、口试①101思

2、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徐平教授2③611综合基础⑵戏剧(影视)表演理论与实践(台词)④823戏剧(影视)表演理论复试:台词,复试含:编演小品、现场朗诵(自选并提前准备独白与文学作品各一篇)、口试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戏剧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1育明教育官方网站:www.yumingedu.com2015年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考研真题(全校统一命题查考名词解释部分)【育明教育独家提供】【611综合基础】名词解释,共8道,每道5分,共40分、分别涉及中戏八大系1、匠艺式表演【育明教育提示出自:表演系】2、洪深【

3、育明教育提示出自:导演系】3、支点【育明教育提示出自:舞台美术系】4、《演艺船》【育明教育提示出自:音乐剧系】5、项目管理【育明教育提示出自:戏剧管理系】6、西部片【育明教育提示出自:电影电视系】7、京剧十三辙【育明教育提示出自:京剧系】8、《名优之死》【育明教育提示出自:戏剧文学系】育明教育独家专注中央戏剧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育明教育官方网站:www.yumingedu.com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全校统考命题考查【名词解释部分】育明推荐参考书:1、《大百科全书戏剧卷》2、《电影艺术词典》3、《育明教育中戏八大系重要词条总

4、结和八大系专业基础知识常考点汇编》4、《育明教育中央戏剧学院考研内部资料新攻略》(含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考研初试、复试历年真题以及真题答案解析、参考书重点笔记资料词条总结)2016年中央戏剧学院611综合基础考研重点笔记资料、重要词条总结考点精编李渔(1610~1680)清代戏曲家。本名仙侣,号天徒,后改名渔,字笠翁,又名笠鸿、谪凡。别署有笠道人、湖上笠翁、觉世稗官、随庵主人、新亭樵客等。浙江兰溪人。少年时代在江苏如皋及原籍度过。30岁前,他几次参加乡试,均落第。弘光元年(1645),曾一度在金华同知许檄彩处作幕宾,约顺治五年

5、(1648)以后,他移家杭州,过着“卖赋以□其口,吮毫挥洒怡如”(黄鹤山农《玉搔头》序)的生活,他的小说和戏曲作品大部分写于此时。顺治十四年前后,迁居金陵(今南京市),结交了不少社会名流,如吴伟业、尤侗、王士祯、周亮工等人,和他们有唱和之作。他的生活来源除开设“芥子园”书铺,编写出版书籍,还以家姬组成戏班,亲自编写剧本,组织排演,周游各地,在达官贵人之间“打抽丰”。李渔生平著述甚丰,作有传奇《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怜香伴》、《风筝误》、《慎鸾交》、《凰求凤》、《巧团圆》、《玉搔头》、《意中缘》10种,合称《笠育明教

6、育独家专注中央戏剧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3育明教育官方网站:www.yumingedu.com翁十种曲》。清黄文□《曲海目》,将《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5种传奇,皆录为李渔撰,不确。此5种传奇实为范希哲作。此外,他还有诗文集《一家言》,小说《织锦□文传》,短篇小说集《十二楼》、《无声戏》,编辑《芥子园画谱初集》、《资治新书》等。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一家言·闲情偶寄》,其中《词曲部》论述戏曲创作,《演习部》和《声容部》的若干内容,论述舞台艺术,即他所谓的“登场之道”。戏曲历史发展到李渔的时代,已经经历

7、了元杂剧和明传奇两次创作高潮,李渔有感于理论落后于创作,“独于填词制曲之事,非但略而未详,亦且置之不通。”他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戏曲创作的实际,并结合他自身的创作经验,对戏曲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关于剧本创作,李渔非常强调戏曲文学的特殊性。他说:“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他看到了“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这一特点,并把握这一特点对戏曲创作的特殊规律,作了系统的阐述。《词曲部》共分6章,他以《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的排列次序,广泛

8、地论述了戏曲创作各方面的问题。其中对戏曲结构、语言、题材等问题的论述尤为精辟。李渔突破了前代曲论中填词首重词采或音律的主张,强调剧本创作命题和结构的重要性,认为词采和音律都是为命题和结构服务的。他指出剧作者在构思作品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精心设计作品的结构,犹如工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