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活动

大班健康活动

ID:36745058

大小:5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14

大班健康活动_第1页
大班健康活动_第2页
大班健康活动_第3页
大班健康活动_第4页
大班健康活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健康活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班健康活动:食物的旅行活动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孩子提供的饮食也越来越富有营养,但依然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证,原因是许多幼儿有一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不吃早饭、大量喝饮料、吃冷饮、不定时大便等。为了使孩子们明白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学习保护自己的健康,我创编了《小豆子的旅行》教材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2、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活动准备:  (1)电脑制作《小豆子的旅行》(或图片及小豆子旅行的故事录音)(2)健

2、康知识卡片、消化图、自制健康行为棋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2)难点:让幼儿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豆子的旅行”,了解各器官的功能今天,有颗小豆子要到淘淘的消化器官中去旅行,它会看到些什么,里面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小豆子来告诉我们。  (1)放第一段食物从口腔到食管的动画。  提问:小豆子从哪里进去?看到了什么?  (2)放第二段,了解胃的功能。  提问:胃有什么作用?  小豆子在胃里还看见了什么?  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的胃呢?  小结:以后我们要注意,少吃冷、硬的东西,少吃零食,不吃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

3、得太饱,也不能饿坏了胃,要吃饱早饭少喝冷饮。(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在了解胃的功能的基础上知道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胃生病。)(3)放第三段,提问:小豆子到哪里去?(小肠)小肠有什么用呢?小豆子在小肠里看到些什么呢?小豆子为什么没有从小门里出去呢?(这一部分的目标是让幼儿知道食物没有被磨碎就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4)第四段录音。提问:小豆子又到了哪里呢?大肠里都是些什么呢?什么叫残渣?能不能让残渣长时间在体内呢?小结:我们小朋友要定时大便。二、分组找顺序排图我们知道了每个消化器官的用处,现在,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一套图片分别表示每个消化器官的工作情况,请各组小朋友合作,按照刚才小豆子旅

4、行的顺序排列出来。然后,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排?  (图略)  在观察图片基础上讨论如何保护各消化器官  例:(1)如何保护牙齿,保持牙齿的锋利。(2)食管旁边有一把小锁,平时是关闭。如边吃饭边讲,就会把食物呛入气管。(3)大肠里的残渣都是些脏的东西,所以大便以后要洗手。(这一部分的目标是通过形象的图片进一步了解各器官的功能及消化的顺序。)三、进行健康知识有奖抢答活动,把幼儿分成四队。准备些图片,上面有的行为是对的,有的是错的,当教师出示图片时马上抢答对还是错?为什么?回答得又多又对者为优胜。活动反思:本活动选取内容接近幼儿生活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活动的第一部分,通过一颗没有被嚼碎的小豆子去

5、淘淘体内旅行时的所见所闻,形象地表述了食物旅行的经过和不良生活习惯对消化器官的损坏,知识容量较大,但通过动画这种形式使孩子们非常投入,并在不知知觉中接受,第二、第三部分通过动手给消化图排序,使幼儿进一步明白了食物旅行的顺序和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并通过细致观察图片发现进食时应注意的问题,活动第四部分意在让幼儿知道消化系统的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引发开去,使幼儿关注平时的生活卫生和饮食习惯,这部分的内容起到巩固和延伸的功能。为了使幼儿掌握的知识能落实到日常的行为中,并形成习惯,我设计了延伸活动――玩健康行为棋。整个活动运用了多种形式做到动静交替,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幼儿主动性强、同时也体了

6、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活动传递给幼儿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基本信息活动名称科学活动:《声音》 活动班级 大班 作者及工作单位付晓辉    赤峰市松山区第七中学 毕业学校内师大学历本科教龄 18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活动设计背景   对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叫。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好听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的习惯。让幼儿能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我设计了这

7、个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2、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乐音,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的习惯。3、通过各种尝试活动和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教学难点:学会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乐音,什么样的声音是噪音,培养良好的说话的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