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ID:36745804

大小:61.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4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_第1页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_第2页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摘 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70例MPP急性期患儿(MPP急性期组)、35例恢复期患儿(MPP恢复期组)、7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BALF中IL-6、IL-10、TNF-α水平。结果:MPP急性期组IL-6、IL-12、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P恢复期组与

2、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10、TNF-α在小儿在MPP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这些指标可以较准确地判定患儿病情和预后。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IL-6;IL-8;TNF-α  目前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因子等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检测标本一般是血液及痰液,而以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为检测标本的研究少见。因此,本文对MPP患儿BALF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研究,以探讨炎性

3、细胞因子在MPP发病中的作用,为小儿MPP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4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70例MPP急性期患儿为研究对象(MPP急性期组),均符合诊断标准[1]。70例患儿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1~13岁,平均(5.31±0.79)岁。经跟踪、随访,收集到其中35例患儿恢复期(MPP恢复期组)患儿肺泡灌洗液。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查体儿7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龄1~13年,平均(5.18±1.01)岁,既往无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疾病,近3个月

4、无任何感染、发热及咳嗽病史。两组在性别和年龄构成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术,MPP组根据胸片或胸部CT,选择浸润选择浸润影最大区域,对照组选择右肺中叶或左肺舌叶,当纤维支气管镜嵌入上述部位时,用10ml的无菌注射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孔注入37℃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并回收BALF,立即送检,BALF以4℃以下以1800r/min离心10min,留取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等待。IL-6、IL-10、TNF-α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

5、明书进行作。1.3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所有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MPP急性期组IL-6、IL-12、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P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各组IL-6、IL-12、TNF-α水平的比较(,pg/ml)组别4注: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①P<0.05.3讨论  在MPP发病机制研究中,细胞

6、因子参与了免疫反应、炎性反应及免疫损伤已达到共识。IL-6是炎性反应中重要的细胞因子,是炎性反应急性期合成的重要介质,体外试验表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能产生IL-6等细胞因子,肺炎时,血清IL-6普遍增高,以细菌性肺炎增高最明显[2]。IL-8是一种多源性炎性细胞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有强烈趋化作用[3]。孙清梅等研究结果表明MPP患儿血清IL-8升高,升高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4]。TNF-α具有双重的生物学活性,一方面是机体免疫防护的重要介质,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活性较低,具有调节免疫应答,促进细胞生

7、成分化等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可参与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若过度分泌可引起局部炎性反应,甚至导致器官受损[5]。因此,TNF-α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生机理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MPP急性期组IL-6、IL-12、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MPP恢复期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而MPP恢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L-6、IL-12、TNF-α能参与了MPP的感染过程,在MP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我们应及时给予免疫干预治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

8、情恢复。4参考文献[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9.4[2]袁红瑛,于芳,张青晓,等.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8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