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分析

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分析

ID:36750443

大小:60.1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4

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分析_第1页
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分析_第2页
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梅毒检测方法临床分析【关键词】梅毒诊断方法评价意义梅毒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抬头趋势。由于其具有传染性且危害性大,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这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实验室检测梅毒抗体阳性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笔者利用RPR、TP-ELISA、TPHA检测分析2005-2006年期间206份梅毒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样本及100份正常对照血清,以探讨3种方法对梅毒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根据梅毒诊断标准确定一期梅毒血清样本48份,二期梅毒血清样本65份,三期梅毒血清样本43份,临床治愈后梅毒复查血清样本40

2、份。其他经临床确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样本3份、SLE患者血清样本2份、妊娠血清样本5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100份。1.2试剂仪器RPR、TP-ELISA选用国产试剂盒,国家批准检定均为合格,TPHA为英国OMEGA公司提供。TP-ELISA使用仪器:瑞士生产的STAR全自动加样仪和R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RPR使用仪器:江苏省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TL-2000A型梅毒自动旋转仪。1.3方法按照RPR、TP-ELISA和TPHA相应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操作步骤平行检测306份样本。2结果2.1306份血给样本分别采用RPR、TP-ELISA和TPHA

3、法检测结果见表1。32.2三种方法检测不同阶段梅毒患者,阳性检出率结果见表2。三种方法检测结果临床意义见表3。3讨论实验室选用了三种不同检测方法诊断梅毒:(1)RPR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用于过筛实验及疗效观察。(2)TP-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3)TPHA用于梅毒的确认实验。RPR试验检查的是人体内的反应素。目前对反应素的来源尚有争议。梅毒患者RPR试验阳性,但RPR阳性者并不一定感染梅毒螺旋体,不能单独根据RPR阳性诊断梅毒,而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并密切随访。RPR试验与TPHA试验相比,前者阴转阳的时间约晚1周左右。当RPR有反应者应加TPHA,才能

4、确定是否感染梅毒。感染梅毒经治疗后RPR可能转变为阴性,但TPHA仍会维持阳性。梅毒晚期时会有皮肤黏膜、骨、眼等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但RPR阴性且无传染性,故临床对多器官表现也需注意,及时进行梅毒确证实验。TP-ELISA是利用梅毒3螺旋体基因工程混合抗原包被在微孔滴定板上,检测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依据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梅毒螺旋体表面脂蛋白抗原的核苷酸序列的了解,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表达得到了梅毒螺旋体的相应特异基因工程抗原,这种抗原较之从整个梅毒螺旋体经超声波裂解所得抗原要纯得多,大大提高了测定

5、的特异性,并且ELISA测定敏感性亦高于TPHA等方法。此处,ELISA还具有简单、快速和高通量的优点,应是梅毒血清学诊断试验的首选方法[2]。但TP-ELISA阳性只能说明正处于感染期或曾经感染过,不能判断梅毒疾病活动与否,所以不能作为疗效监测手段。因此,临床应该同时检测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和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TP-Ab)来确诊梅毒。通过本实验统计数据及结果表明,实验室合理地选用三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梅毒检测,将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梅毒分期的确诊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并且对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陈洪铎主编.皮肤性病学[

6、M].北京.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3-190.[2]詹先发,张黎,胡国茂,等.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试剂盒的研制及相关方法的比较[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1):8-9.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