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生活 (2)

色彩与生活 (2)

ID:36751871

大小:3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14

色彩与生活 (2)_第1页
色彩与生活 (2)_第2页
色彩与生活 (2)_第3页
色彩与生活 (2)_第4页
色彩与生活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色彩与生活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色彩与生活(七年级13册)凤台四中岳文艳一、教材分析本课的设置,是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而设置的,是中学美术六册系列学习的引导课,突出的特点是把对色彩知识和规律的学习生活化、实践化,帮助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现象,并能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艺术内涵,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感受和运用色彩装扮生活的能力。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二、学情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期想青春期过渡的阶段也是学生的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是他们不仅带好奇心去观察世界,而且以好奇心去探究知识,因此我在学习方法上采用让孩子多亲自动手调色让他们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2、七年级学生年

2、龄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采用小游戏的方法教学以动制动。3、知识储备方面,他们在小学虽然对色彩知识有所了解但是零散不系统,我带领学生对过去的知识系统的梳理一遍,有考虑他们思维的特点,用大量的色卡和图来解决抽象难懂的问题。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搭配规律;学生能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和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调色、讨论、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的例子,学生能从中体验不同的色彩美感和不同的文化艺术内涵,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色彩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四、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色彩基本知识和搭配规律;学会用所学知识去感知色彩现象。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活中色彩搭配的例子,从中体验不同的美感和文化内涵。五、课时安排、教学具准备本课需1课时完成。教具准备:色相环、色卡、课件。学具准备:1、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自己生活中最喜欢颜色的物品;2、颜料、调色盘、画笔、卡纸。六、教学过程教师教学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自然中的色彩,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生活中的色彩。导入课题。课件出示生活中色彩丰富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的色彩之美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色彩之美。主要启发学生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新课环节

4、(一)、巩固知识1、(1)、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三原色是指哪三种色?三间色是指哪三种颜色?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粘上色卡。(2)、小游戏1(1)、学生回答:红、黄、蓝三原色和三间色。(2:出示色相环,老师快速指色相环上的颜色让学生说出名称,看谁说的又快有准;我们为什么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称呢?因为人有人的相貌,色彩有色彩的相貌所以我们很快能说出色彩的名称。引出色相的定义:色彩的相貌。并板书。游戏2:(练一练)课件出示一篮蔬菜让学生快速说出有哪几种颜色?2、(1)、提问:色相环上哪种颜色最亮?哪种颜色最暗?板书明度定义:色彩的明暗程度;(2)、学生积极参加小游戏,快速准确的说出色彩的名称(2)、学

5、生找颜色并用色卡表现出来(1)、学生讨论找出柠檬黄最亮,紫色最暗;(七年级的学生是儿童期想青春期过渡的阶段也是学生的转折点,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心奇,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采用小游戏的方法教学以动制动。)、现在我想不改变色相的情况下把柠檬黄变暗,紫色变亮怎么办?请同学们调试;3、(1)、拿出一杯橙色水杯逐渐往里加咖啡色,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从而得出纯度的定义:色彩的饱和度、鲜灰程度。(2)、让学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逐渐往里加黑,感受色彩变化的过程。4、色彩的冷暖属性:(1)、提问夏天、冬天你们房间喜欢用什么颜色的灯光?这样的感觉是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和感受

6、,即色彩的冷暖属性并板书;2)、学生讨论想办法并动手调试得出结论:变暗加黑变亮加白;(1)、学生观察结果颜色从鲜艳越来越灰;(2)、学生选一种色彩尝试调试。(色彩的明度、纯度是比较难懂的问题。如果直接说出它们的定义,学生一定觉得抽象难懂,枯燥无味很快就会产生厌倦感;因此就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亲自动手调色的方法。既加深对色彩明度、纯度的理解,有感受到色彩变化的乐趣。新教材的生活化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要紧密联系生活,贴近生活。(2)、举出:绿色与红色;绿色与蓝色相比较冷暖。(3)、老师用课件出示不同的颜色如(红、橙、黄、绿、蓝、紫等)让学生通过联想想到哪些东西,谈谈对它们的不同感觉。1)、学生讨

7、论说冬天喜欢橘黄色的灯光,觉得屋里暖一些;夏天喜欢淡蓝色或淡紫色的灯光觉得屋里凉爽一些;2)、学生比较得出结论:色彩的冷暖是相比较而存在的(3)、学生根据颜色联想到不同物品,谈不同的感受;(2)、比较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3)、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情感的因素优势感知色彩(二)、联系生活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生活中喜欢的物品,试着分析色彩搭配。或根据学生穿的衣服分析色彩三要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带物品的搭配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